鄭強:短視看教育必然缺少激情與熱情
我說,中國的任何大學從來不缺著名的教授學者,我們太需要能夠站在時代
近日,鄭強教授在西交利物浦大學主辦的“尋找新時代中國杰出教育家行動”論壇上表達觀點:短視的目光看待教育,必然缺少激情和熱情。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我可以稱為一個化學家,可以稱為材料學家,當然,也可以稱為基本合格的科學家,我是教育的實踐者。1995年,我從國外留學回到國內,真正做一位教師,我以前在四川大學,應該講這是我作為大學老師的第一步,后來一直在浙江大學當老師、當教授,從1995年到現在也是幾十年的時間。
(資料圖片)
現在網上有人說,我因為有點地位了,可能我說的有點像爺爺對孫子說的話。其實爺爺教育孫子跟爸爸媽媽真不一樣。50歲左右的父母看待孩子,跟年輕的夫妻夫婦教育孩子也不一樣。隨著年資的增長,積累的豐富,我們越加寬容,越加不是看孩子一定要有顯赫的地位,有多少財富,而是非常希望我們的后代首先要做一個完整的人。我們希望他們的身體不要有殘缺,即使有殘缺,我們也要用精神來彌補身體的殘缺。
第二,要做一個完善的人。人最大的完善就是各個器官都要有它的功能。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一顆健康的心,心都撐不起的人,再有四肢都是不完善的,不完整的。另外,我們希望有一顆能夠思考的大腦,身體的肌肉再多,長的再粗壯,缺乏基本的思考和智慧的人,我個人認為不是一個我們教育希望培養的人。
第三,最高境界叫完美的人。什么叫完美呢?不是高官厚祿,不是顯赫,是一輩子的人生不僅讓自己得到了幸福,也給別人的幸福奉獻了我們每一個人的一份力量和勞動。
談到教育家,我認為一定要有見識。三個半小時到4個小時的演講,我是不拿稿子的。整理一下大概要20萬字,因為我的語速快。這么多年我非常贊成席酉民教授的觀點,沒有大量的知識積累,我們只以單一的所謂我是專家來從事教育,恕我直言,這也是我們現代教育的詬病和遺憾。
專家科學家不等于教育家,大學也好,中學也好,小學也好,全民的教育,我們更希望的是出現偉大的教育家。要說今天教育需要什么?我說,中國的任何大學從來不缺著名的教授學者,我們太需要能夠站在時代和民族的高度來深度思考教育的人,所以我想匯聚大量知識是成為教育家的第一要素。
第二,要有責任感。教育,是國家大計,民族根基,如果不懷著對國家民族強烈的責任感的人做不了教育。為什么?教育是長線產品,從來都不能認為今天播了種,明天就能收獲。恕我直言,我稍微地批評兩句,就是我們太用短視的目光來看待教育,像產業一樣看待教育的時候,缺少激情和熱情,這是必然結果。我們要把它看作是一種事業,事業是為未來而做的,只有這樣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懷著這樣的信心為民族國家作千秋偉業才是教育工作者心中最大的定力。
失敗的教育是什么?就是一年級的照片和大四的照片的差異,不要以為教育能讓人完整、完美、完善。我們發現很多大四學生的照片拿出來跟大一比,眼睛沒神兒了,看到女孩也沒有勇氣了,臉上一副頹廢,所以我要講,絕對不能把教育教孩子教傻了,教呆了,教木了,教得茫然,甚至教的對生命沒有熱愛了。我講的所謂激情、素養,本質上就是:對生命和生活充滿了向往和熱愛。
有家長問我如何反內卷?我要告訴大家:人生的幸福確實不是讀名校,不是代表我沒有考上好大學,我讀了中專就是失敗的人生。如果全民都去追求要讀名校,所謂內卷的現象始終都是存在的。這一點只能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我們不強求,也不批評,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有自己的夢想,要讀中國最好的學校。但是我只能告訴大家,沒有考上最好的學校,沒有讀上大學,讀了中專,學自己想學的,做自己想做的,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就可以有幸福的人生。
這點不是空話,我從來不認為有地位、有財富的人,你的生活和你的內心比得過清潔工,比得過食堂的炊事員。這是在浙大,在全國的知識界、科技界所有所謂名人圈里,我們大家得到的共識和感受。所以真的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傳承社會的良知。我們要用自己的內心和真實教育家長、社會和孩子。
有教育從業者們要問,幼小初高怎么銜接。我認為也不要把教育的銜接看得太重,比如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明顯是基礎教育的所謂考分決定的。我們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不要過重地把這樣的銜接做得多么的完美,認為是在學校或教育不同階段來完成,這是社會完成的。真正的銜接不是說我們三段要怎么銜接,而是怎么樣把教育跟社會需求和他人生的幸福進行銜接。
我們希望中小學留一些空間。中國社會認為絕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全民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起跑、搶跑、偷跑。大家覺得能偷跑最好,別人的孩子還在綁鞋帶的時候,我的孩子跑了30米,覺得就贏了。我要告訴大家,人生的成長不是起跑初速度決定的。長跑1萬米,我們看中的是加速度,途中持續奔跑的能力。我經常講,我們是學得太多,學得太早,學得太深,傷害了孩子。我們都說田間放養的那些動物味道很鮮美,就是自然的成長才是天道。
舉個例子,雖然沒有完全的代表性。我所處的專業高分子領域,現在在北大處于領袖地位的一批中年科學家,幾乎沒有一個是北大畢業的,他們的成功就是不斷的學習,始終在學習。我現在越來越相信,聰明成就不了人,只有勤奮和不斷的努力可以成就人。很多的教授,如果我不告訴你他是科學家,你從他的長相看不出他有什么智慧,實際上他也沒什么智慧,他就是一門心思一生當中執著地做了一件事。
說到這里,我很想給中小學老師減減壓,我覺得他們特別辛苦,尤其是中學女老師,小學女老師,真的早上比學生起得早,晚上比學生睡得還晚,她們這種辛苦,很心疼,我也想說一句是,留一些東西讓大學老師辛苦辛苦。
來源:教育思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