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存管銀行也要參加“考試”
對于資金存管來說,存管銀行也要通過考試才行。日前。來自媒體的公開消息顯示,針對存管銀行測評一事,建設銀行、新網銀行等機構證實,已經
對于資金存管來說,存管銀行也要通過“考試”才行。日前。來自媒體的公開消息顯示,針對存管銀行測評一事,建設銀行、新網銀行等機構證實,已經報名參與測評,成為首批提出測評申請的機構,而從目前來看,至少有51家銀行已經開展資金存管業務,最終通過測評的名單將在中國互金協會統一公示。
首批測評申請已經提交
來自媒體的公開信息顯示,目前,首批測評申請已經開啟。建設銀行、新網銀行等對媒體表示,在《通知》下發后,已經第一時間向互金協會遞交了申請,成為首批參加測評的存管銀行。其中,建設銀行廣東分行相關人士表示,參加此次測評是建行總行在組織相關事宜。
此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于去年11月28日,轉發了網貸整治辦函〔2017〕49號《關于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測評工作的通知》。
《通知》顯示,自P2P網絡借貸(以下簡稱網貸)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銀監會印發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銀監辦發﹝2017﹞21號),部分商業銀行積極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在防止網貸機構挪用客戶資金、規范網貸機構合規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各存管銀行標準不一、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不利于專項整治驗收整改及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P2P網絡借貸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網貸整治辦)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擬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通知》表示。
根據測評范圍,測評針對已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且已存在上線網貸機構的商業銀行。首批測評對象為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已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且已存在上線網貸機構的商業銀行。
對于最后的測評結果,《通知》也明確“達到合規評級的商業銀行,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統一公示”。
51家銀行布局資金存管
來自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8日,已有廣東華興銀行、江西銀行、上海銀行和新網銀行等51家銀行布局P2P網貸平臺資金直接存管業務,共有911家正常運營平臺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含已完成資金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的平臺),約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7.18%,可以看出網貸行業已有近一半平臺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其中698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含上線存管系統但未發存管標的平臺),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36.15%。
在與平臺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銀行中,廣東華興銀行與97家平臺簽訂協議,繼續位居榜首,占簽約總數的10.74%;其次是江西銀行,簽約89家;上海銀行簽約數排名第三,已簽約82家;重慶富民銀行和??诼摵限r商銀行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別簽約71家和62家,這五家銀行簽約平臺數占簽約總數的44.02%; 其余銀行分別簽約1-52家??梢?017年隨著存管指引的正式落地,越來越多的銀行參與其中。
從銀行類型可以看出,城商行態度最為活躍,是目前開展網貸存管業務的主力軍,國有大行態度最為謹慎,鮮有平臺與國有大行開展網貸存管業務,不過國有大行資金存管業務也于2017年正式破冰,如中國建設銀行在2017年正式涉足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銀行存管并不代表平臺安全
盡管對于平臺來說,資金存管已是合規中的重要一環,但有一個問題必須說清楚,那就是銀行存管并不代表平臺一定安全。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8日,全國共有25家平臺在上線銀行存管后停業或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中有21家為問題平臺。從停業及問題類型來看,有17家提現困難,占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68%;跑路和停業分別有4家。可以看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行業也開始出現銀行存管平臺頻繁暴雷的現象其實這也再次提醒投資人上線銀行存管并不能代表平臺一定安全,投資人需認清存管本質。
從存管行來看,停業及問題平臺的存管行主要分布在13家銀行中,其中廣東華興銀行仍是最多,有6家宣布停業或者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 其次是徽商銀行和恒豐銀行,分別有3家;浙商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和貴州銀行分別有2家,其余7家銀行分別有1家出現問題或宣布停業。
銀行顧慮兩大風險
其實,對于銀行來說,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動力并不是很足,因為所顧慮的風險不少,
首先就是合規風險,對于網貸平臺來說,目前的合規不確定性太大。這從銀行的謹慎態度就能看出端倪。從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時間來看,2017年上線銀行存管速度明顯加快,2017年全年已有590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占上線存管平臺總數的84.53%。可以看出2017年存管指引的正式下發為銀行和平臺的存管合作指明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銀行的疑慮,銀行開展存管業務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存管進度也明顯提高了,網貸行業迎來了“存管潮”。
不過,隨著監管趨嚴以及備案制的倒計時,資金存管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大。近期,上海銀行正在檢查簽訂存管合作協議的P2P網貸平臺,目前已有部分平臺因為不合規而“下線”。
其次是存管屬地化。這在很多地方的監管細則中已經得到體現。就在近期,上海發布了網貸監管的168條規定,其中對于資金存管有較為明確的規定,而對于市場認為放寬屬地化存管的解讀,上海相關部門專門予以澄清:不是放寬,是更嚴格。很顯然,這對于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來說,屬地化要求也是需要顧及的監管規定。隨著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的實施和各地區的“存管白名單”的開展,將有利于促進銀行合規開展存管業務,進一步推進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