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茶是一款限量版的宋茶 仍然傳承著宋代韻味
上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球拍之鄉,還有就是毛竹、蘭花等。殊不知上官除了這些還有非常好的竹林野山茶葉,茶葉雖然不多,僅僅是一些農
上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球拍之鄉,還有就是毛竹、蘭花等。殊不知上官除了這些還有非常好的竹林野山茶葉,茶葉雖然不多,僅僅是一些農戶自己炒制,拿來送人或者贈友,幾乎沒有拿來銷售。但近來許多朋友發現,上官茶葉的炒制方式,跟宋代的一些名茶炒制方式完全一樣。翻閱上官的部分家譜,發現竟然有南宋時先人的詩句,記載了當時上官茶葉的痕跡。由此,引起了當地政府和杭州一些茶葉專家的重視。
杭州九曲紅梅非遺傳承人魯華芳老師聽聞此事,很感興趣。她認為上官茶葉值得深度挖掘,于是多次親臨上官,爬山越嶺查看。經過多次論證,她認為上官宋茶有出處,符合部分宋茶的特點,可以作為上官鄉宋韻文化的一個品牌來宣傳和推廣。
在上官黃土嶺發現一蓬幾百年的巖茶
在黃土嶺山腳的巖崖上,發現了一蓬茶。
魯老師驚喜不已,臉上布滿笑意。我也好奇怪,從出生起幾十年都生長在這里,卻一直沒發現。
此茶怕有幾百年了,是真正的老巖茶呢。魯老師自言自語地敘說著。
巖石黝黑,全身布滿青苔,約兩層樓高,巖石四周長著亂蓬蓬的柴禾。巖石仿佛很得意,又像是在嘲笑我們的淺薄,始終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站在巖石邊,在烈日艷陽的照射下,我們都感覺太陽的不客氣,這時卻徐徐吹過一陣風,帶來了一絲涼意。
老巖茶傲驕地站在巖崖上,幾根灰白又有些嶙峋的茶樹桿,從巖崖縫里滲透出來,頑強地生長著。
可以想象,在幾百年前,一只野鳥銜著一顆茶果,飛了很久,或許累了,或許開心,又或許看到了什么,竟然忘記了口中銜著果子,想開口鳴叫一聲。不想一開口,茶果就跌落,“噗”一聲響,茶果滾進了巖石縫隙,再想尋覓,已不復重現。飛鳥只有失望離開,重新去尋覓食物。而跌落巖石縫里的茶果,在經歷各種自然因果后,發芽生根向著陽光成長,它終于把頭伸出巖石的縫隙,從此開始它的茶生歷程。
幾百年來,我們不知道它經歷的嚴寒酷暑,也不知道它有過的辛酸苦辣,但它必定給過許多人需要的甘甜。看到巖石面前溪流上的古橋,我們至少這么認為。溪流在巖崖腳下叮叮咚咚,清澈歡快地流向村中。古橋橫跨小溪,上面刻著“報恩橋”三個繁體大字。橋面是兩根青石條,側面青褐色,有蒼苔爬沿。古巖茶、古石橋,這些都能讓人思緒飛揚,或追古,或憶舊,或暢想。
此地有茶必品優。魯老師肯定地說。
我們的目光離開巖崖,離開老茶樹。抬頭遠望山澗,密密麻麻的毛竹林,盡頭是叢山峻嶺。竹林里偶爾發現有一些茶蓬悄然生長著,安靜得像個“遺世而獨立”的村姑,美麗而寧靜。
魯老師是第二次來,第一次來時我不在。他們去了一座很高的山頂。那里有大片野山茶,他們采摘了一些茶葉片。
魯老師對茶本身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同時對那些蘊含在茶葉里面的鄉土文化有著特殊的偏愛。
她告訴我,她此前讀過一些我發表的作品,覺得有必要與我結交一番。
在相關干部的引薦下,我們聊了很多。我告訴她,那座山的來歷,那片野山茶的過往,還有一些我老家鄉間的文化歷史和典故。我們約定再去另外的山嶺轉轉,再去竹林茶樹共生的地方看看。
我們走了我老家不少竹林,許多地方生長著大片的茶樹。有的還留有人工培育的痕跡,大多數已經分不清是種植還是野生的了。
上官山上竹林里的野生古茶
從剡溪村的茅草塢上山,一條竹林綠道修得漂亮。車子緩緩行進,道路雖陡,風景不錯。
我們在山頂停車,遠處幾座高峰,巍峨聳立。指著一帶山峰,我告訴他們,那是萬春山。看魯老師一臉神往的樣子,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在惦記宋代的一方名茶“萬春銀葉”了。
“萬春銀葉”作為宋代的朝廷用茶,名氣大盛,所有朝廷士大夫都以得到一兩“萬春銀葉”為榮。
“萬春山,‘萬春銀葉’,有沒有可能存在某種聯系?”魯老師突然冒出一句。
“可以說有,從記載‘萬春銀葉’的制作方法和它的外觀形態來看,跟我們現在民間的土茶完全一樣。”
魯老師點點頭,認可這個說法。她也嘗過這個土茶葉,還買了一點送朋友,都豎起大拇指夸贊。
我們還去了神功寺,一個很高的山灣。到了山灣,沿著一條長滿茅草和柴禾、野藤的小道行進。兩邊是毛竹林,中間居然還開著紅白相間的野花。山灣平坦處幾畝水田,長著蔥綠茂盛的稻禾。
轉過幾個小灣,茅草叢盡頭處,一帶竹林下有些石頭壘砌而成的梯地,梯地里長滿低矮的茶樹。
魯老師一行人,像發現一個新大陸般興奮起來。背上竹簍,開始采摘。正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時的太陽盡管很猛,但似乎在這樣的地方感覺還是比較涼爽。唯一的缺憾就是一些蚊子,飛舞在你身邊,趁你不注意吸吮你的血。
帶路的村民告訴我們,他的爺爺當初就居住在這里。房屋的遺址依稀可見,至于從何時開始,他只能說他爺爺的爺爺就已經在此生活勞作、繁衍生息了。
但我記得在我們盛氏家譜的某些地方有記載,在南宋末年就有先祖,居住在萬春山一帶深山老林的莊屋里了。
如此看來,在南宋時就有先祖在經營這些野生的茶葉了。
來自宋代的上官茶故事
故事還是有的,從哪說起呢?
還是從一首先祖的詩開始。
《題游深里》
窵窅云深處,
人煙八九家。
竹籬嗥白犬,
松屋噪烏鴉。
夜碓舂殘月,
山梁跨淺沙。
老翁知客意,
款我一甌茶。
這首詩描寫的是我老家古代一個叫深里的村。從詩中敘述來看,當初深里村處在荒僻深遠的大山里,也沒幾戶人家。而這些人家都是松木作柱,茅草當瓦,還有竹片隔籬。幾只白狗對著生人狂叫,而一群群烏鴉停落屋頂,哇哇亂叫。大概是在傍晚,作者翻山而來,太陽已下山,新月剛起。
看得出作者身體硬朗,翻山越嶺像走過淺淺的沙灘一般。他到了一戶路邊人家,這戶人家是個做元書紙的槽戶,你聽,紙槽間摏料的腳碓聲都驚動了天上的殘月。這時,作者走進這戶人家,屋里走出一位老人。老人家客氣地把他讓進屋里,知道客人一定口渴了,拿出家里珍藏已久的茶葉,客氣地泡上一杯,這是一種非常高的款待禮節。可以想象這茶是用自制的元書紙包著,已經在陶瓷罐里存放有些時間了,且茶葉依舊如新。雖說炒制簡陋,但香味純真,口感回甜,別有一番風味。臨別時,老人家還特意送了一罐茶葉給作者。
詩的作者叫盛俶,號竹窗公。南宋淳熙十一年衛經榜進士,官至宣教郎,梧州蒼梧縣知縣。他母親一共生了三胎,卻每一胎都是雙胞,共六個孩子,全是男孩。他的父親叫盛興嗣,南宋紹興十二年,陳誠榜進士,官至廬州太守,卒于宋熙寧二年,葬上官四堡鳳塢花墳。
也許是傳承了優秀的基因,他兄弟六個全部才華橫溢,其中五個通過仕途,進入官場,被當時的人們稱為“一門六進士”。最小的兄弟因為五個哥哥在朝為官,所以不愿出山,隱居上官,一來守護祖墳,二來在各位哥哥以后退休時有個歸宿之處。所以盛俶兄弟五人在為官退休后,都回歸故里,死后下葬于四堡鳳塢花墳地,包括他的父親。
盛俶離開梧州蒼梧縣,退休回到上官,而當時的上官叫剡浦里。其時他大哥盛義早已從四川瀘州學政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已經告老還鄉,閑居鳳塢。兄弟倆講起剡浦里的歷史,提到最多的就是萬春山的演變。這讓很早就出去的盛俶非常神往,于是他從四堡出發,沿著萬春古道,去走了一圈。回來時天色已晚,到了離四堡不遠的深里村,就發生了詩中所描述的場景。
盛俶非常愛茶,他哥哥盛義從四川告老還鄉。于是跟他講起了四川有一款名茶叫“萬春銀葉”,是當時朝廷貢茶,非常有名。盛俶拿出深里老人家送的茶葉,只見一個土陶罐,里面用上白的元書紙包裹。
兄弟倆小心地打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連忙燒好開水,品茗起來,一副陶醉的樣子。大哥盛義驚奇地贊嘆:“此茶竟然跟朝廷貢茶‘萬春銀葉’一模一樣,實乃剡浦里的‘萬春銀葉’也。”而盛俶趁著品茗興頭,寫下了這首《題游深里》。
上官茶是一款限量版的宋茶
有人說上官的茶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竹林共生,此話不假。
上官一直有茶,鄉人稱為“炒青”。炒制方法雖說簡單,卻很累人,采集茶葉也非常艱苦,往往要去竹林里找尋茶蓬。采摘回來,有專門的茶灶,先在大火中殺青,再起鍋揉搓,然后攤開冷卻。緊接著,慢火炒干,要一直炒到葉片上飛出白薅毛,這才完成。
炒制完成的茶葉,須得用當地的元書紙包裝,草絲捆扎。而儲藏則用專門的石磊灰,跟它一起盛放在土陶甕里。
由此看來,上官茶葉的歷史跟上官元書紙一樣,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它的制作方式卻一直沒有改變,依舊是宋代傳承的技藝。且它的制作與形態卻與宋代名茶“萬春銀葉”極為相似,但又互不模仿,純粹是個偶然。
巧合的是,上官盡頭的山脈,有一個好聽又響亮的名字——萬春山,想來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淵源。
上官茶葉不多,許多時候都是拿來贈送親朋好友的禮物。可以說,上官茶一直至今,仍然傳承著宋代韻味,是一款限量版的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