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字銘文確認應國貴族墓地——平頂山博物館研究館員婁金山
在平頂山博物館,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鷹形玉器,玉料白色泛青,微透明,這件泛著溫潤光澤的玉制鷹,作為平頂山市徽鑲嵌于城市雕塑之中。1986年
在平頂山博物館,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鷹形玉器,玉料白色泛青,微透明,這件泛著溫潤光澤的玉制“鷹”,作為平頂山市徽鑲嵌于城市雕塑之中。
1986年在應國墓地出土的這件白玉線雕鷹,長2.2厘米,寬5.7厘米,重16克,玉鷹頭頂和右翅有天然褐斑,古匠人有意運用“俏色”手法就勢雕琢,鷹作展翅飛翔狀,以嘴銜翅,形成一個穿孔。雙翅前端亦各有一個小穿孔,鷹眼、鷹背、羽翅均為線雕。兩爪作長條形,卷曲于身下。頭部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身體則用平雕的手法雕成拱形。
這件栩栩如生又形神兼備的白玉線雕鷹,讓每一位觀者都驚嘆這兩千多年前的精湛雕琢技藝,它至今仍散發著的溫潤光澤,無聲地傾訴著“鷹城”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古應地先民們的文化習俗。
“鷹”字銘文確認應國貴族墓地
4月15日,記者和平頂山博物館研究館員婁金山,一起來到了平頂山市應國墓地遺址。“你看這里,這些參差不齊的土層,就是上世紀70年代村民燒磚取土造成的,”婁金山所指之處,是一片植被茂密的小樹林,土層斷面處早已長滿了綠草,“1986年我大學畢業后,背著包裹就是到這里報到,參與了當時應國古墓群的出土發掘,在這里一駐扎下來就是整整十年。”
婁金山告訴記者,平頂山市在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曾經是古應國的所在地,在平頂山白龜山水庫西北隅的淹沒區內,原來有一個滍陽鎮,這便是古應國故城。
來到應國墓地遺址的中心位置,婁金山說:“古人認為地勢高的地方風水好,加之這里土質細膩,于是成為了應國貴族墓葬的首選之地。這道南北長2400米、寬100米的狹長土崗,俗稱滍陽嶺,應國墓地西臨應河,隔河與伏牛山的余脈——應山相望,南瀕白龜山水庫、沙河(即古滍水)。上個世紀70年代,當地村民在滍陽嶺上燒磚取土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青銅器,經過考古工作者考證青銅器上的‘鷹’字銘文,確認了滍陽嶺就是西周應國貴族及其后裔的墓地。”
應國墓地發現白玉線雕鷹
把時光回溯到1986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頂山市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聯合,對應國墓地一號墓進行了發掘。據墓中殘留骨骼觀察,墓主人是一中年男性。棺內隨葬器物主要為墓主人生前佩戴的裝飾品,多屬玉質,分布于骨架周身,白玉線雕鷹位于墓主人盆骨處。除玉鷹外,還出土有玉琮、玉蟬、玉璜等其它玉器。
婁金山告訴記者:“這件白玉線雕鷹具有族徽的意義。從所出土青銅器銘文中的象形字‘鷹’來看,它是由‘鳥’字外加‘廣’字組合而成。加‘廣’字之意,非指一般鳥,而是特指胸肌發達并能持久高飛的鳥,也就是鷹。因此可以判斷,一號墓是應國墓地西周晚期的一個應侯墓。”
自1986年至2006年這二十年間,婁金山所在的考古工作隊,在平頂山滍陽嶺共發掘墓葬500余座,出土銅、陶、骨、玉石、貝蚌等各類遺物達萬余件,揭示了這一湮滅已久的中原古國的歷史文化面貌。
“鷹城”之名源自玉鷹
應國文化豐富了平頂山歷史,造就了平頂山文化。在甲骨文中,應國的“應”字與“鷹”字是同源字,應國的都城應城即鷹城,應人以鷹為圖騰以示崇拜,應國墓地考古發掘大量出土的以鷹為形象的文物,佐證著鷹是應國的文化符號。應國墓地白玉線雕鷹的出現,與應國文化相得益彰,遙相呼應。
1987年,時值平頂山市建市30周年之際,古文字專家、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郝本性向市委、市政府建議將鷹城作為平頂山市的別名,以紀念這一地區曾經出現過的輝煌燦爛的古應國文明。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為銘記歷史,傳承文化,采納了這個建議,并將應國墓地一號墓出土的玉鷹的形象作為平頂山的市徽鑲嵌于城市雕塑之中。從此平頂山有了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別名——鷹城。“鷹城”由此而來,寓意著平頂山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的發展勢態銳不可當。如今,“鷹城”這個別名早已深入人心,而鷹之精神也成為平頂山的城市精神。
應國的由來和興衰
走進平頂山博物館,應國印象展廳陳列的五鼎六簋青銅器,標明了應國諸侯國的禮制地位。應國是兩周時期中原地區的一個姬姓諸侯國,有關它的歷史,古代文獻記載很少。應國地域大致是南起南陽盆地,向北到達汝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心區域在今河南省平頂山一帶,包括平頂山市區、寶豐縣、魯山縣、葉縣、襄城縣、郟縣與汝州市的部分地區。在應國墓地發現之前,人們對應國的認知較少。上古傳說東夷族雁氏和西北方炎帝族勾龍氏聯合成應龍氏,在黃帝大敗蚩尤的涿鹿、阪泉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定居于今山西省應縣和雁門山一帶,后遷至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定國都滍陽。
《水經注·滍水》中記載:“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在商代甲骨卜辭中,也有應國的記載。安陽殷墟卜辭《續》3·30·6記載:“庚子卜,在己其,貞王步于應,無災?”商代中葉,應國與商王朝因地域相鄰,且同源同宗,雙方關系十分密切。應國的國君時常去朝見商王或向商王朝進貢。商王也不斷關心應君的情況,或親自前往應國巡視、田獵。應國在這一時期已是一個護衛商王畿地的較為強大的屬國,實為商王朝西部十分重要的屏障。商紂王末年,周文王為翦商之計,先滅掉耆(qí)國、應國。周武王得以長驅直入而滅殷商。
據《左轉·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周初實行分封制,封應國者為武王第四子應叔,爵稱應侯。由于這次是在應國故地上重新分封,故而沿襲其舊國名仍稱應國,后都城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原滍陽鎮一帶。
第一代應侯深得成王的賞識和信任。之后,應侯在幫助周公平定叛亂時立了大功,《詩·大雅·下武》記載了應侯受到成王的夸贊:“媚茲一人,應侯順德。”并被譽為“應公”。
公元前7世紀初,應國為楚國所滅,立國約360年。楚國滅應之后,將應君和宗室成員及部分貴族分別遣散于楚國內地,今湖北省的應山、應城,湖南省的應水等地名,都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