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蘭為什么是冥界之花_水晶蘭 全球速看料
1、水晶蘭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它是屬于鹿蹄草科植物。2、全身沒有葉
1、水晶蘭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它是屬于鹿蹄草科植物。
2、全身沒有葉綠素,故不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yǎng)分,被稱為死亡之花。
(資料圖)
3、水晶蘭的花朵在幽暗潮濕的落葉層里,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斗。
4、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于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fā)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佇足欣賞。
5、 水晶蘭為腐物寄生植物,無葉綠素,葉退化成鱗片狀,根系分枝極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就變成了特殊的形態(tài),所以有些學(xué)者主張把它從鹿蹄草科Pyrolaceae內(nèi)分出而自成一科。
6、 草本,有鱗片;根纖細(xì),互相交織;花單朵頂生,俯垂,有苞片;萼片4,鱗片狀,最后脫落;花瓣5-6,長橢圓形,基部無囊,遲脫落;雄蕊10-12,花藥短,盾狀,平生,橫裂花絲長0.8—1.2厘米,有糙毛,花藥橙黃色;花盤與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個齒。
7、 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極多數(shù),花柱短,粗厚,花柱長2—3毫米,上部擴大成一漏斗狀的柱頭;蒴果橢圓狀球形,直立,向上,長約1.2厘米,5裂,室背開裂為6個果瓣;種子細(xì)小,近圓柱形。
8、花期4—6月,果期6~8月。
9、 自然環(huán)境 水晶蘭[1]中的水晶蘭多數(shù)株聚生,較少見獨出;其全株高約10cm~15cm,在千萬年的進化中,它的葉子已經(jīng)蛻變成白色半透明的鱗片,輪生于無分枝的肉質(zhì)莖上,在陽光下,通體會呈現(xiàn)出絲綢般的光澤;其雌雄同株,單花于植株的頂端開出。
10、 水晶蘭白色透明的葉子已經(jīng)退化成鱗片狀貼在莖的旁邊,互生,白色。
11、莖也是白色,沒有分支。
12、花期在春季到夏季,為雌雄同株,5-6月間由莖頂處抽苔出白色長鐘形小花,有時數(shù)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頂端開出,水晶蘭生育環(huán)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見于冷涼潮濕的針闊葉混合林間。
13、 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蓮花,然而在腐植土中沒有一片綠葉,就能長出可愛的白花,那非水晶蘭莫屬。
14、每當(dāng)春夏交接之際,漫步在中高海拔的山區(qū),往往可以在一堆不起眼的泥土上,看到它的綻放,著實讓人驚艷不已。
15、 在自然界里,水晶蘭并非難得一見的“幽靈”,只要知其習(xí)性、選擇好地點和時機,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
16、觀賞水晶蘭的最好時節(jié),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點,這個時期所看到的水晶蘭是最完美的。
17、過早,水晶蘭尚未萌發(fā);過晚,水晶蘭因逐漸老化,身上會出現(xiàn)褐色的斑點,就無法賞識其清澈透明、如夢般的美麗。
18、 水晶蘭的獨特植物習(xí)性,使其只適宜于山林間陰涼潮濕、多腐殖質(zhì)的特定氣候環(huán)境,依靠特殊的菌體方能生存,除非能夠模擬其原生環(huán)境進行種植,在普通的人工環(huán)境中是很難存活的。
19、而且水晶蘭的種子異常微小,幾乎沒有任何營養(yǎng)物質(zhì),離開原生地,在人工條件下也幾乎難以萌芽。
20、水晶蘭從春季發(fā)芽、生長到開花、結(jié)果,其整個生命過程也只有短暫的幾個月,只有在良好、和諧的自然環(huán)境里,水晶蘭才能夠得以繁衍生息。
21、因此,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我們不要隨意去改變、破壞它的生存空間。
22、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發(fā)達(dá)的科學(xué)技術(shù)會幫助這美麗的精靈從深山老林,走進我們的生活,為更多的人帶來歡欣和愉悅。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