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記者觀摩自控式防狹窄水囊置入術:吃飯時放水,平時儲水支撐 創新小球囊讓食管不再狹窄!
今天中午,記者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消化內鏡中心觀摩了兩場自控式防狹窄水囊置入術。
當66歲的張阿姨說起三年來第一次“自由”地吃到面條、雞胸肉和巴沙魚時,仍難掩激動。這是位飽受食管狹窄折磨的老人,近20次的球囊擴張食管讓她身心俱疲,更別提靠胃造瘺管注入維持營養的日子了。
(資料圖片)
轉機出現在半年前,她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接受了該院副院長也是消化內科主任徐美東首創發明的自控式防狹窄水囊置入術,并于今年3月中旬成功摘除——這意味著老人可以逐步恢復自主進食了!
今天中午,記者也在該院消化內鏡中心觀摩了兩場自控式防狹窄水囊置入術——在不到20分鐘的手術時間里,醫生通過鼻胃鏡置入導絲,又在導絲引導下置入自控式防狹窄水囊導管的水囊部分,根據創面不同而長度個體化定制的水囊準確覆蓋在患者因環周食管早癌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產生的創面……
食管癌術后的“狹窄”之痛
你有沒有聽到別人勸過你“趁熱吃”“趁熱喝”?恰恰這樣的“關心”,或許會帶來食管癌的風險。據介紹,中國是食管癌高發國之一 。在我國,食管癌是發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惡性腫瘤,進展期食管癌總體五年生存率不足20%。
“隨著內鏡診斷水平以及人們腫瘤篩查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早期食管癌得以發現?!毙烀罇|告訴記者,“‘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是目前治療早期上消化道腫瘤的主要手段,其療效與外科手術相當,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更重要的是,因保留了消化道結構和功能,這一術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然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并非一勞永逸——術后缺損的創面在愈合過程中極易導致食管狹窄,進而導致吞咽困難、進食障礙,不得不定期接受少則三五次、多達十數次的內鏡下球囊擴張術。
已有研究表明,食管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發生狹窄的90%為病變范圍大于3/4周徑者,而環周食管病變,如無任何預防措施則狹窄概率為100%!這造成很多環周病變患者因懼怕術后高風險的狹窄,而不得不接受創傷更大的外科手術。
“目前,日本指南和我國共識意見均認定:使用激素是預防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食管狹窄的主要方案。不過,激素對于環周食管黏膜病變術后狹窄的預防效果卻非常有限?!毙烀罇|表示。
“小改造”為病人帶來“大福音”
東方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長期致力于預防食管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狹窄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對徐美東而言,靈感乍現于2018年的一天,他從消化內科常見的三腔二囊管受到啟發。摸索“小改造”了一番,研發出一種自控式防狹窄水囊。
躺在手術臺上的兩位食管早癌患者,均是古稀之年的歲數了,在數天前于東方醫院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今天,兩位老人接受經內鏡置入自控式防狹窄水囊,水囊的長度根據食管內創面長度的不同個體化定制。
“水囊導管放置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使用注射器經注水孔注入和抽取一定量的無菌水控制球囊的擴張和回縮?!毙烀罇|介紹,“三餐進食前可自行抽水,使水囊回縮,保證進食食物順利通過;三餐進食后再經注水孔注入一定量的無菌水,使水囊充盈起到持續支撐作用?!?/p>
據悉,兩位老人將視情況住院1-2日。在這段時間里,醫護人員會指導病人及家屬學會水囊的使用。患者可居家自行操作,只需每月到醫院門診更換一次導管,大部分病人3個月后創面已基本穩定修復,即可摘除水囊。
“醫院每年接受數十例來自全國各地的難治性食管狹窄患者,包括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吻合口狹窄的病人,他們飽受進食困難帶來的痛苦。經過我們的個體化序貫治療,絕大部分患者已經恢復正常進食,狹窄亦得到改善,基本回歸了正常生活。”徐美東說。
據悉,根據徐美東團隊前期回顧性研究,口服激素聯合自控式防狹窄水囊導管的方法,將環周食管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狹窄率下降到8.1%——這一數值遠低于其他文獻報道的狹窄發生率。這意味著,來自上海的這一技術,有望為更多環周食管早癌患者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提供后盾。
院方透露,已著手開展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進一步深入研究該裝置預防食管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狹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專家提醒:高危人群定期篩查
徐美東指出,年齡在40歲以上,需要特別留意是否有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來自食管癌高發區;有食管內異物感、吞咽哽噎感、吞咽困難等上消化道癥狀;有食管癌家族史;以及有吸煙、重度飲酒等誘發食管癌的生活習慣。
根據我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專家共識,推薦早期食管鱗癌及癌前病變內鏡治療后第一年每三至六個月應復查上消化道內鏡,若無明顯異常,第二年開始可每年進行一次復查,同時應警惕異時性多原發食管鱗癌和第二原發癌。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