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萬人離開地產,他們干嘛去了?
如果要給去年的地產行業,選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降本增效。快速見效的方式就是組織優化。去年一年,已經公
如果要給去年的地產行業,選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降本增效。快速見效的方式就是組織優化。
去年一年,已經公布數據的39家典型上市房企,一共減少了10萬人。
如果從2019年開始算,近三年,地產開發人員的數量減少了40萬。
(資料圖片)
這么大量的人才釋放出來,人力資源供過于求,導致從去年開始,各個城市的地產人求職情況都相當不樂觀。
有項目營銷總表示,從被優化到現在,已經超過18個月沒有找到工作。身邊失業半年以上,連續求職失敗的地產人,更是再普遍不過。
但是這種情況到今年似乎開始有所好轉了。
最近,智聯招聘發布《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場熱點快報》,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的招聘職位數量環比增長了10.1%,人力市場熱度有所升溫。
一些一線城市的地產人也跟明源君反饋,最近接到的獵頭電話開始多了起來。
根據獵聘剛剛發布的《2023年Q2人力資源趨勢報告》,今年前三個月,雖然房地產依然是人才流出的第一大行業,但是人才回流的現象也很明顯。也就是說,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現象很活躍。
圖片來源:獵聘研究院《2023年Q2人力資源趨勢報告》
加上近期土地市場房企搶地的新聞不絕于耳,甚至一些民營房企也開始加入到拿地的隊伍,項目多了,需要干活的人自然也多。
隨著樓市修復,大家對今年地產就業市場的信心也在逐步提升……
這讓一些原本已經下定決心要離開地產行業的地產人,又開始猶豫了。
地產行業,今年的求職情況會不會顯著好轉呢?
招聘局部回暖,
想跳槽的人也開始變多
招聘職位數量多了,就意味著工作更好找了嗎?
還真不是。
對于很多房企來說,當前的人力資源策略,是一邊招人,一邊優化。兩只手,哪邊都不軟。
根本原因就在于,當前樓市的高度分化格局。對于全國市場來看,樓市的復蘇回暖不同步、不一致、不平均。
在布局上,大部分房企都是在持續進行調倉,而不是補倉。大家紛紛縮小投資范圍,圍繞長三角、大灣區、重點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深耕布局,往更高能級城市集中。造成熱點城市搶地頻上新聞,
其他城市無人問津的情況。土地市場冷熱不均,也就造成求職市場冷熱不均,讓現在地產的求職市場,呈現出幾種特征:
1、招聘局部回暖,但整體依然很冷
雖然對于部分城市的地產人來說,體感上似乎招聘回暖。但是從整體數據來看,依然不太樂觀。
根據4月份獵聘發布的《2023年Q2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從調研結果來看,房企二季度增加招聘計劃的比例不足兩成,繼續員工優化的比例在所有行業中也依然是最高,大部分房企依然會繼續縮編。
圖片來源:獵聘研究院《2023年Q2人力資源趨勢報告》
除了各大房企“精簡總部、合并區域”的組織優化策略繼續進行,今年房企的組織策略,還會進一步加強對在職員工的績效考核調整,整體瘦身。
一些國央企目前已經在自上而下壓縮正式工編制,根據績效考核對部分在職員工進行強制脫編。尤其是在一些戰略收縮的城市公司,3個員工中,可能就有1個被從正式工編制轉為外編。
國企正式工編制,福利待遇更好,工作穩定性更強,還有體系內的職級晉升通道。強制轉外編,意味著央企員工的工作穩定性也在降低。還有一些國央企,在部分區域,執行全員“起立坐下”,房企會根據最新的績效考核來決定員工去留,優勝劣汰,向民企看齊。
在今年一季度開門紅的市場環境下,各大房企反而在緊鑼密鼓地張羅組織優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行業恢復勢能的信心不足。根據獵聘一季度對房企進行的調研,對今年行業發展的信心強度,房地產在所有行業中排名墊底。
圖片來源:獵聘研究院《2023年Q1人力資源趨勢報告》
金茂董事長就明確表示:行業形勢依然未見好轉,公司不能寄希望于市場上漲。所以接下來,公司仍然要堅持“縮量”發展,打造柔性組織。
去年金茂就已經將40個城市公司撤并為26個,各區域平臺人數,降到平均48人。今年還要繼續深挖人效潛能,具體要求是增項目不增人,高績效導向和優勝劣汰。
目前來看,重績效、強考核,是房企今年的普遍做法。對于大部分房企員工來說,從上一輪優化潮中幸存下來以后,也并沒有得到松一口氣的機會,反而是越來越卷了。
2、國央企求職難度進一步加大,四百人競爭兩個崗位
整體縮編的環境下,在招的工作機會,就更加珍貴。
去年,建發國際、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越秀地產,4大國央企一共新招了1.5萬人。而僅僅從其他30多家頭部上市公司流入市場的求職者,就超過12萬人。如此懸殊的比例,決定了進入國央企的門檻,
不斷抬升。今年一季度,從一線反饋的情況來看,新增的工作機會依然是以國央企為主。但是狼多肉少,求職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不斷上升。
某位近10年經驗的地產營銷人,4月中,去參加了成都某國企的面試。公開招聘的崗位只有2個,收到的簡歷卻高達400多份。簡歷環節先篩選掉400份簡歷,留下30人進初面+廉潔測試筆試,篩選出6人進終面。錄取率不到0.5%,遠遠低于公務員考試。
3、市場回暖后,地產人跳槽欲望增強了
一邊是一群人削尖了腦袋往里擠,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另一邊,也有大把的人,雖然干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卻“身在曹營心在漢”。
去年樓市冰封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明哲保身,不輕舉妄動。但是隨著今年樓市開始復蘇回暖,房企重新開始拿地,地產行業的氣氛也開始發生微妙變化。“騎驢找馬”的地產人變多了,開始尋找新機會。
一季度,獵聘的多份數據報告顯示,房地產開發經營“在職看機會”的人遠遠多于其他行業。甚至愿意接受降薪跳槽的比例,也是一騎絕塵。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房企“提人效”策略之下,一方面,增項目不增人,導致在職地產人工作量大增。
另一方面,組織優化依然在繼續,地產人頭頂懸著績效考核大刀,無意義的內卷也來越多。
某頭部房企華東區域地產人跟明源君透露,由于區域有裁員計劃,今年以來,幾乎沒有人在8點之前下班,項目節點緊張的同事,更是經常加班到后半夜。相較于地產行情好的那幾年,現在績效獎和年終獎大幅縮水,但是工作量卻更大了。
這一上一下,很多地產人認為工作的性價比大大降低,降薪跳槽的選項也就沒那么難接受了。
離開,還是留下
這是一個問題
從前面的各項大數據,可以發現,現在的房企對于地產人來說,就像是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
對于不滿于當前狀態的地產人來說,無非是三個選擇:
1、繼續呆在地產行業,求職一家更符合預期的房企。
2、進入地產上下游相關行業,在行業邊緣尋找經驗平移的機會。
3、徹底離開地產行業,重新選一條賽道,從頭開始。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每個選擇的風險和收益高低,已經越來越難判斷。因為,不管是地產行業還是其他行業,“確定性”是當前最稀缺的東西。
每一條路看起來都很難,但也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擁有的資源和經驗,來進行極其個性化的選擇。
明源君身邊,今年就有很多地產人朋友,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
有人從民企跳槽國企,發現體制內比體制外更卷;有人憑借豪宅營銷經驗,跳槽養老服務行業;有人轉戰智慧家居行業,開始主攻新媒體;有人收儲出租房,DIY改造成民宿,趕上了這一波旅游旺季;也有人,開始做抖音主播賣原創品牌的手抓餅……
你很難想象,他們是在什么樣的機緣之下,做出了改變。只能說,一鯨落,萬物生,人生總有新驚喜。
對于想要有所改變的人來說,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做好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1、對機會保持開放的態度,不斷匹配自己的認知。
人生的豐富程度和選擇,往往是和人的包容程度成正比。在新事物、新趨勢出現時,是否保持敏感,決定了你能不能發現新機會。是積極擁抱,還是保持冷漠,決定了你能不能抓住新機會。
今年一季度,養老服務新發職位同比增長超65%,所有崗位中排名第一,年薪中位數達到12.6萬。旅游服務相關的崗位,也復蘇明顯。有地產人,躬身入局做養老、做民宿。在地產邊緣領域,尋找到了經驗平移的機會。
2、保持精進,時刻準備。
對機會保持敏感,是心態上的準備。對專業保持精進,則是技能上的準備。
新技術、新技能層出不窮,在沒有選擇好方向時,廣積累就是最好的策略。面對挑戰,如果不是必須說“NO”的情況下,要求自己全部說“YES”,積累更多的經驗和體驗。
例如,答應領導去做一場,從沒有做過的直播。去嘗試使用chat GPT寫寫文章,用AI自己做做圖、做做視頻、寫寫代碼,看看能否發掘出和日常工作結合的可能性。有些時候,做點無用的事,才能打開新世界。
3、保持不做選擇的定力
世界吵嚷,更需要內心平靜。外面的世界,總是看是去比較美。但是你自己的生活,可能也正被別人羨慕著。
不少嘗試跨行業求職的地產人,都發現,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金融、IT這少數幾個高薪行業,地產崗位的綜合待遇,在現在依然很有競爭力。
在不確定性稀缺的時期,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動不如靜,在當前的崗位,讓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努力,保持最高的變現能力,或許是大部分人最好的選擇。
參考資料:
獵聘《2023年Q1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
獵聘《2023年Q2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
智聯招聘《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場熱點快報》
點擊打造VR數字售樓處,線上搶客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