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找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電腦“入冬”,聯(lián)想們焦慮了 環(huán)球熱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深燃,作者|鄒帥,編輯|唐亞華在手機、平板打得火熱的年代,很少有人注意到,電腦已經(jīng)賣不動了。Canalys報告顯示,2023年

文 | 深燃,作者 | 鄒帥,編輯 | 唐亞華

在手機、平板打得火熱的年代,很少有人注意到,電腦已經(jīng)賣不動了。


(相關資料圖)

Canalys 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包括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總出貨量下降了 33% 至 5400 萬臺。其中,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下降 34% 至 4180 萬臺,臺式機下降 28% 至 1210 萬臺。

PC 市場已經(jīng)連續(xù)四個季度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年跌幅。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居家期間拉高了用戶裝機量,該有電腦的都有了;渠道也從去年開始就處于清庫存的狀態(tài),舊的沒賣完,新的出得慢,出貨量自然萎靡;大多數(shù)應用場景都在被手機和平板替代,電腦的非剛需地位略顯尷尬。

聯(lián)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碩,全球 PC 廠商前五名的表現(xiàn)也不容樂觀,一些廠商營收、利潤下降,裁員的消息不時曝出。另一邊,手機廠商來勢洶洶,華為、小米等品牌也早早布局了 PC 業(yè)務。不過,在給出反超老牌的想象之前,手機廠商也明白,整個 PC 市場的焦慮,任誰都不能獨善其身。

手機時代之前,PC 是 " 奢侈品 ",手機時代來了,PC 是 " 非剛需 "。一位銷售對于 PC 市場冷遇的概括,或許可以說明 PC 的命運:人也許到 18 歲上大學才需要買第一臺電腦,而 18 歲之前可能已經(jīng)不止一部手機了。

實地探訪:以前一天賣 10 臺,現(xiàn)在幾天不開張

深燃在某工作日上午 11 點左右,走訪了北京核心商圈的幾家線下 3C 店,包括戴爾、聯(lián)想、惠普、華為、蘋果、小米等有 PC 機售賣的店鋪。

僅以該時段為參考,除蘋果和華為一直有顧客進店,看手機、平板、手表等終端之外,其他店鋪來閑逛咨詢的顧客寥寥無幾。主營電腦的品牌,店員基本只有一兩名,蘋果、華為、小米店員較多,大概 3-5 名不等,按店鋪的客流量來看,這樣的店員配置不僅足夠,甚至還有盈余。

南江是某品牌的銷售,該品牌旗下售有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電子產(chǎn)品,電腦產(chǎn)品近年來備受熱捧,但在南江看來,電腦銷售熱只是 " 短暫來過 "。她告訴深燃,電腦的熱銷期只有 9 月份開學季和過年前后," 進入 4 月之后,PC 賣得只能說湊合。月初有一天我賣了 7 臺,再之后基本就沒開張。" 南江說,在居家?guī)硇枨蟊q的那段時間,即使關店,也有不少人在微信上跟她訂貨," 那時候一天出十多臺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現(xiàn)在我一周還賣不到這個數(shù)。"

深燃走訪時,店員一般會首先詢問購機需求,如果是基礎辦公,只需要登錄網(wǎng)頁、寫文檔、做表格,店員會推薦中端輕薄本或二合一平板。幾位店員均表示,除非是有設計、建模、剪輯、編程等對電腦性能有較高要求的工作,才會推薦更高端的帶獨立顯卡的電腦。在某品牌店內(nèi),店員表示,二合一平板也能帶起來剪輯工作," 你要是剪幾秒的那種短視頻,完全沒問題。"

正如南江感受到的那樣,前幾年,電腦超出以往地被大量需要,現(xiàn)在又要回到 " 苦日子 " 了。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經(jīng)歷 " 雪崩 ",但其中臺式機和一體機的命運比筆記本更坎坷。

店鋪陳列,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電腦廠商在零售店面的銷售重心。深燃看到,多家店鋪里最核心的兩排留給了筆記本電腦,輔以幾臺平板 PC 二合一的輕薄本。臺式機、一體機被放在側(cè)面,一家店最多只擺出來兩臺不同款型的主機。" 不建議買臺式機,可以買筆記本,配一個顯示屏。" 多位店員一致表示,只要顧客有出行攜帶需求,都建議買筆記本。

就連蘋果也難逃臺式機遇冷的命運。某蘋果經(jīng)銷店店員告訴深燃,來店里兩年了,他一臺 iMac 都沒賣出去過,甚至 iMac 的性能現(xiàn)在都不如 Macbook 了。戴爾店員也向深燃表示,"店里一個月出差不多 350 臺電腦,只有 30 臺是臺式。"

在某聯(lián)想店里,只擺出了一款一體機," 其他臺式機沒地方擺,占地方。" 店員表示,這款一體機擺出來,也是因為居家期間賣得比較好,上網(wǎng)課、看股票,給老人和小孩買的都比較多,但性能很一般,不建議有辦公需求的人購買。Alienware(外星人)是戴爾旗下主攻電競的高端 PC 品牌,僅在這家店中,臺式機和筆記本的數(shù)量分庭抗禮,店員表示,這是因為打游戲的人還是傾向于臺式。

聯(lián)想店員告訴深燃,除零散的顧客之外,他們最常接到的是集體采購訂單。" 有的可能是創(chuàng)業(yè)團隊,前段時間有個人在我這定了 4 臺臺式機,自己用、同事用。" 他表示,ThinkPad 系列也是政府和企業(yè)采購較多,因為比較耐用。

從線下店的情況來看,各品牌產(chǎn)品在價格和性能上的分層并不明顯。傳統(tǒng)認知里,電腦總要比手機和平板性能好、價格高,臺式機又要比筆記本更勝一籌,但現(xiàn)在這些界限在逐漸模糊,價格也在彼此接近。

電腦為什么賣不動了?

在需求側(cè),在大多數(shù)消費者眼中,電腦的購買和更換都沒多年前重要了。

在北京工作 6 年的星星,目前用著公司配的筆記本,剛工作時買的 Macbook Air 已經(jīng)在家落灰了。" 我這輩子可能不用再買電腦了。" 星星回憶,剛上大學那年她買了人生第一臺筆記本,五千塊的戴爾,從本科用到研究生畢業(yè),七年都沒報廢。后來她的表弟上大學,買了一臺平板,考慮到平時要寫作業(yè),她的老戴爾又交到她表弟手里,現(xiàn)在也用了四年了。一臺電腦,走過 11 年,還沒有下崗的意思。

孟冉從事短視頻工作,前不久她特意買了一臺剪片神器 Macbook Pro,花了將近 14000 塊錢。等到入職新工作后,新電腦幾乎沒用過。" 日常剪輯,用手機里的 APP 就可以。" 孟冉說,她的朋友甚至工作五年都沒買電腦,因為每家公司都給配。

三個用戶,代表了三種不買電腦的原因:換機慢、非剛需、可以被手機替代。

南江說,一般來講,臺式機的換機周期在 5 年以上,筆記本電腦 3-4 年," 手機和平板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很難得出確定的換機周期,不少人都是不到一年,出新款就換手機。"

相較而言,臺式機目前的存在更雞肋。一位蘋果銷售告訴深燃,臺式機賣不出去,主要是因為和筆記本之間差距太小。臺式機的性能,筆記本也有,甚至更好,價格上,臺式機一套下來大概率比筆記本貴。

筆記本電腦的處境也不容樂觀,手機和平板的屏幕越出越大,但筆記本電腦不行,市面上大的筆電以 16 英寸居多,再大就失去了便攜性的初心。南江解釋," 現(xiàn)在平板都出到 12.6 英寸、13 英寸了,筆電 14 寸左右居多,如果性能相差不大,還是平板吃香。手機也是,一萬塊左右的折疊屏手機,展開就是一個小平板,也有人當電腦用。" 她補充,不僅是硬件方面,現(xiàn)在有品牌的平板可以支持電腦版的 WPS,用戶的操作跟電腦一樣," 也就是說連辦公需求,平板都能絲滑替代了。" 從業(yè)者也表示,搶占傳統(tǒng)電腦品牌市場的,恰恰是做手機出身的廠商。

另外," 目前需求側(cè)整體沒有明顯的復蘇趨勢,無論是商用還是個人消費都相對疲軟,這是最大的問題。"Canalys PC 行業(yè)分析師徐穎向深燃表示,疫情期間用戶設備增加,市場的水位顯著變高,現(xiàn)在需求上會有所收縮。同時,渠道方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在清庫存。" 商用和個人預算愈加保守,導致庫存和需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長期來看,電腦在逐漸被邊緣化,手機、平板還在分走電腦的蛋糕。短期來看,清庫存還沒有結(jié)束,市場消費尚在疲軟期,庫存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清完,舊的沒賣完,廠商自然放緩了出貨的腳步。

PC,等待下一次 " 被需要 " 的機會

廠商的疲軟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IDC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聯(lián)想、惠普、戴爾出貨量同比均有所下滑。跌幅最大的戴爾出貨量下滑了 31%,聯(lián)想依然穩(wěn)坐全球第一大 PC 廠商,但也經(jīng)歷了 30.3% 的跌幅?;萜盏牡鴦菀膊畈欢?,同比下滑 24.2%。焦慮的不只有第一梯隊的三巨頭,二梯隊的蘋果和華碩的出貨量也分別下滑了 40.5% 和 30.3%。

從整體市場來看,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為 5690 萬臺,同比下滑 29%。反觀疫情前,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為 5920 臺。PC 市場現(xiàn)在不是回到了它本來的樣子,甚至還不如疫情前。

數(shù)據(jù)來源 / IDC 制圖 / 深燃

疲軟之勢也有一些連帶反應。今年 2 月,戴爾計劃全球范圍裁員 5%,約 6000 多人。戴爾聯(lián)合首席運營官杰夫 · 克拉克在內(nèi)部公開信中寫道," 全球 PC 市況繼續(xù)惡化,未來高度不確定。公司正經(jīng)歷‘持續(xù)侵蝕、前景不明’的市場環(huán)境。" 蘋果發(fā)布的 2023 財年第一季度(即 2022 年 Q4)財報顯示,Mac 業(yè)務的季度營收同比下滑 30%。

惠普從 2022 年一季度開始營收一路下滑,四季度有所回溫,但今年一季度再次下滑,去年四季度還出現(xiàn)凈虧損,今年一季度短暫回到盈利狀態(tài)?;萜?023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也顯示,受 PC 銷售疲軟影響,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約 55%。聯(lián)想剛剛公布的 2022 到 2023 財年第三季度(即 2022 年 Q4)業(yè)績中,凈利潤出現(xiàn)下滑,而前兩個季度中,凈利潤也一直在較低的水平。

紛至沓來的壞消息之中,新的焦慮早已出現(xiàn)。電腦的命運,一直就是在主流邊緣徘徊。在手機時代沒有到來的時候,電腦是 " 奢侈品 ",奢侈在于價格昂貴和占地空間太大?,F(xiàn)在,消費者對于電腦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但手機和平板又占據(jù)了更大部分的市場,電腦又被擠壓成小部分的存在。

在從業(yè)者看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找出電腦可以吹噓,能 " 吊打 " 對手的點了。能夠拉開價格區(qū)間的似乎只有幾個關鍵因素:屏幕、顯卡、內(nèi)存。銷售人員的感知也是,比起手機和平板,很難向消費者說某款電腦有個多么強悍的功能,充其量也就是 OLED 屏幕、可以翻折、能觸屏這些賣點了。而這些點,想買電腦的人不會最在意,不想買的人完全可以轉(zhuǎn)身購買手機和平板。

新奇的賣點中,品牌生態(tài)中的跨屏聯(lián)動也算一個,不過目前這一部分并沒有做到成熟。拿華為舉例,華為的手機和平板是鴻蒙 OS 系統(tǒng),而電腦是 Windows 系統(tǒng),如果要跨設備操作,要在電腦上打開電腦管家進行連接。蘋果終端都是 OS 系統(tǒng),但在分析人士眼里,蘋果也有提升的空間," 目前所有廠商,在手機、平板、筆電跨設備聯(lián)動這方面,還沒有做到真的完全無縫。" 徐穎表示。

短期內(nèi),PC 行業(yè)的格局不會有大變動,可能的沖擊有兩點。一是手機廠商出身的新興品牌和傳統(tǒng)品牌之間的較量。某手機廠商銷售告訴深燃,他們以前做競品分析的時候還會好好研究傳統(tǒng) PC 品牌,現(xiàn)在基本不比了。而且,消費者也很少把傳統(tǒng)廠商和手機廠商放在一起," 充其量就是把華為和蘋果比一比,不會拿華為和戴爾去比。"

二是技術方面能不能拉開差距。目前市面上的 PC 產(chǎn)品大多搭載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銳龍?zhí)幚砥?,當硬件更新時,各大廠商也會緊跟著更新自己的產(chǎn)品線。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相比之下蘋果搭載的是自己研發(fā)的處理器芯片,這方面創(chuàng)新實力或許可以幫助蘋果拿下獨樹一幟的地位。

Canalys 報告中說,預計市場將在 2023 年第四季度才開始復蘇。徐穎也持樂觀態(tài)度," 在大家都擁有了一臺甚至是多臺設備的情況下,未來換機群體的基本盤就會比較大。所以,長期來看,我認為 PC 市場其實還是機會的。觸底反彈后,商用會率先復蘇,普通消費者的錢袋子鼓了之后,消費也會跟上。"

眼下,電腦市場重回高光時刻希望渺小,但不可否認的是,電腦的需求基本盤一直存在。正如業(yè)內(nèi)人士所說,電腦賣不動了,但不代表戴爾們就活不下去了。只是,怎么活得好一些,或換個活法,是所有廠商都要考慮的。

* 應受訪者要求,南江、星星、孟冉為化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