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提醒大家 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話
今年9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將繼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近日
今年9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將繼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近日,四部門相關負責人就金融消費者如何分辨金融產品的真偽,遇到金融騙局應當如何維護權益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1
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
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公示頁面可以查詢各類基金管理機構及產品的基本信息。通過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或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可以查詢相關保險產品信息等等。
此外,余文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金融詐騙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受害者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留存好報案憑證,并及時向相關金融機構尋求凍結賬戶等幫助。總之,金融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話,牢記要選擇正規渠道和產品,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余文建介紹,針對金融產品真偽的辨別,金融消費者可以牢記“一看二問三查四不要”。
其中,“一看”就是看理財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經提醒過廣大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二問”就是當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時,要問正規的金融機構,或者問金融監管部門。“三查”就是查金融機構是否有業務資格執照,查金融產品是否合規,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違規。“四不要”就是不要輕信不明信息,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要打開不明網絡鏈接,不要輕易匯款轉賬。
關于金融產品的查詢方式,余文建表示,現在網絡非常發達,線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產品查詢渠道。例如,通過中國理財網可以查詢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通過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電子化信息披露平臺、中國
2
警惕良莠不齊理財課程
目前,市場上各類理財課程、投資課程數量眾多、魚龍混雜,投資者應當如何選擇?
對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資者保護局副局長林麗霞介紹,為滿足廣大投資者對投教服務日益增長和多元的需求,證監會建設了中國投資者網,證監會系統各單位,如各證券期貨交易所、行業協會等,長期開展公益性的投資者教育工作,證監會及派出機構也在全國授牌命名了198家實體和互聯網投資者教育基地,相關信息均可通過中國投資者網查詢。上述主體在證監會指導下,為投資者提供專業、權威、規范、公益的教育服務,投資者可通過這些渠道,獲取正確的投資知識,了解法規政策,提高風險意識,提升金融素養,培育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單位也指導行業機構開發了大量優質、規范的理財投資教育資源,供投資者選擇。
同時,林麗霞提醒到,市場上有一些機構和個人提供的理財教育課程良莠不齊,有些課程存在內容錯誤、誘導消費、涉及具體投資分析建議、涉嫌從事非法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活動等情況,一些投資者由于購買了這類課程,被誤導或造成了經濟損失。請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審慎選擇規范的投資者教育產品,產生經濟糾紛時注意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必要時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