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貧困村,能讓貧困戶人均收入漲8倍!"秘笈"就是...
過去的一年,有這樣一群人,是很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他們就是奔忙在扶貧一線的扶貧干部。我們常說,打贏脫貧攻堅戰,重點在一線,關鍵看干部
過去的一年,有這樣一群人,是很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他們就是奔忙在扶貧一線的扶貧干部。我們常說,打贏脫貧攻堅戰,重點在一線,關鍵看干部。今天我們要關注的這個人,叫鄭貴章,但遺憾的是,這個常年奔波在一線的扶貧干部,現在已經不能開口說話了。
8平米的辦公室8年的光陰 他為35745個貧困人口奮斗在脫貧最前線
河北省廣平縣中醫院。
邯鄲市廣平縣南小劉村村民 郭強彬
:爸,強彬來看你了,你嘗一個這草莓,你看今年草莓有多大了,你看看。
這個在醫院呼喚著病人的小伙子,叫郭強彬,雖然有記者在身邊,但郭強彬似乎忘記了身邊的一切,他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這個躺在病床上的病人。
郭強彬
:鄭叔,你快好起來,你好起來,我還等著你指揮我建大棚,你看下一步,咱下面村里邊的人,很多村民,還不了解怎么弄大棚,還等著你去做工作呢,你醒醒,村里邊這些農戶,等著你去指點,還等著你帶領大伙一起脫貧,你醒醒吧,鄭叔。
病床上的人,是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扶貧辦主任鄭貴章,哭訴的小伙子,叫做郭強彬,一個發家致富了的小伙子,一個病在垂危的扶貧辦主任,是什么讓兩人聯系在一起,卻最后相逢在病房中呢?故事要從幾年前開始。
廣平縣南小劉村郭強彬曾經的家,殘破不堪,幾乎就是貧窮的代名詞,打記事起,郭強彬就和哥哥擠在這間只有15平米的磚瓦房里。一家四口一直靠每月幾百元的低保金維持生活。在郭強彬22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家里欠下了10多萬的外債,郭強彬已經定下的親事就此泡了湯。生活的貧困,成為他內心最痛的一道傷疤。
郭強彬
:出門手里沒錢,沒人把你當人看。
這個惠農家庭農場是郭強彬的新家,新建好的10個草莓大棚,每天都源源不斷地往邯鄲、邢臺運送鮮果。天氣好、產量高的時候,一天就能銷售上萬元。看著眼前的財富,一顆顆的草莓,郭強彬總會想起他的恩人,廣平縣扶貧辦的主任鄭貴章。
那還是2015年的春節,郭強彬發現,新鮮草莓能賣出好價錢,就想聯合村里的貧困戶一起種草莓,可他既不懂技術,更沒有本錢,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扶貧辦主任鄭貴章。
在廣平縣,認識鄭貴章的人都叫他“鄭實”。在大家心里,鄭貴章每件工作都是實打實地干,與每個人都是實實在在地處,對每一個貧困戶都是實心實意地幫。他進村入戶探訪貧困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有困難,請來找我。”
這一次,聽了郭強彬的難處,鄭貴章一口就答應下來,之后不僅幫他建起了外圍的鋼架,而且不管刮風下雨,每隔幾天都要來看看大棚的進展,連口水都沒有喝過。為了幫助草莓過冬,甚至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銀來幫助來不及還銀行貸款的郭強彬。
郭強彬
:拿出五萬塊錢來,他說郭,這錢是我從親戚那拿過來的,緊接著沒多長時間,他就生病住院了。
2016年,正是廣平縣精準脫貧的關鍵年。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用這八個字形容鄭貴章每天的工作狀態絕不為過。
然而,也正是由于這種長期高強度地自我加壓,2016年11月16日,53歲的鄭貴章因腦干大面積出血倒在了扶貧一線,至今仍然深度昏迷。
對郭強彬來講,今年是草莓大棚第一年見效益,他急切地想讓這位扶貧領路人,品嘗到豐收的果子。但趕到醫院,當他見到病床上已經不能再說話的鄭貴章,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背負更大痛苦的莫過于鄭貴章的家庭。經過兩次開顱手術后,鄭貴章一直深度昏迷。在愛人趙文華的腦海里,2016年11月16日,鄭貴章病倒的那天,是她永生都難以忘記的日子。
鄭貴章的妻子 趙文華
:早上七點半他就走了,到鎮里面去,一天沒回來,到傍晚五點多,單位上來人了,給我兒子打電話,都往醫院里走了,當時見到他,他已經什么都不知道了。
常年奔波在扶貧的一線,最終倒在了扶貧的路上,鄭貴章深度昏迷一年多的時間里,醫生建議家屬用病人最熟悉的聲音、最牽掛的心事,頻頻呼喚,以刺激他的神經,配合治療。愛人趙文華說告訴記者,無論說起什么,鄭貴章都沉沉的昏迷著,但有一次講起縣里扶貧的事情,昏迷中的鄭貴章竟然有了反應。
趙文華
:在邯鄲醫院的時候,給他念扶貧內容,他的眼里還流淚呢。
這個8平米左右的房間就是鄭貴章的辦公室,雖然已經一年多沒來了,但他的桌子,同事們每天都會擦得干干凈凈,就像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一樣。從2009年任扶貧辦主任的8年時間里,鄭貴章用雙腳丈量著廣平縣169個鄉村,核查出35745個貧困建檔人口,哪個村莊最窮,哪個村子需要優先扶貧,他都會認真地標注在重點扶貧村的情況統計表里。
他將每周要辦的事情一一列出,辦結后就畫條橫線勾掉;沒辦結的,就累積到下周,并寫明原因。8年時間,他一共寫下了600多頁。隨便翻開一頁,都寫得滿滿當當、密密實實的。一頁一頁翻下去,扶貧記錄最終在2016年11月16日悲傷地定格了。厚厚的筆記記錄下了老百姓的急難愁事,也記錄下了鄭貴章在扶貧一線近三千個日日夜夜奔波忙碌的工作軌跡。
在鄭貴章扶貧工作的總結建議下,廣平縣還創建出了倒金字塔扶貧模式,169個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032戶20925人,由31名縣級干部分包,形成31個扶貧專班;然后由每名縣級干部再分包給縣直部門,鄉鎮政府;縣直部門,鄉鎮政府,再分包給單位幫扶責任人直接對貧困戶,做到完全對貧困戶幫扶兜底。
鄭貴章善于創新,他的“好點子”也激活了當地扶貧工作“一盤棋”。如今,每個周六上午8點,在廣平縣縣委大院里,都會雷打不動地進行這樣的“走貧日”活動。倒金字塔扶貧機制在廣平縣創建之后,專職扶貧人員由以前的9人,擴充到現在的200多人。每次“走貧日”,31個鄉鎮扶貧專班全部到位。如果扶貧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大會現場會直接問責。
從人均年收入1000元到人均收入8000元 省級貧困村牛莊迎來新春天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像鄭貴章這樣的好干部拼搏實干、辛勞付出。我們真誠祝福這位好干部,能早日戰勝病魔,恢復健康。在廣平縣采訪的日子里,我們記者還拍攝到了這樣一個村莊,短短兩年時間,一個沒有任何產業基礎的省級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而這一切同樣也源于一位奮斗在一線的扶貧干部,他就是駐村工作隊隊長,張志強。
在結束了兩年的駐村工作后,張志強第一次回村繼續幫大家解決食用菌深加工問題,沒想到剛進村,他就被熱情的鄉親們圍了起來問長問短。
時間倒回至兩年前,2015年初,在中國銀行石家莊支行工作的張志強來到牛莊開始駐村。一進村他先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把村里210戶貧困戶一個不落地走訪了一遍。全村427戶人家,近一半都是貧困戶,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超出了他的想象。
原駐牛莊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張志強
:年人均純收入一千多塊錢,當時確實是也挺吃驚的。
張志強一直有寫工作日記的習慣。他在最后匯集成冊的《牛莊紀事》中,這樣寫道:“…心中閃著尚在貧困線掙扎的身影,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奈…”那時的牛莊村村民收入微薄,村集體沒有收入,全村沒有一條柏油馬路,夜晚是漆黑的一片。
扶貧的路,到底在哪?這條路,又該怎樣去走呢?思來想去,張志強覺得,要想取得村民信任,就要先從解決群眾最盼望的事做起,為了增強大家的脫貧信心,張志強和村兩委班子討論后決定先修路、裝燈。
張志強當年就住在村民牛銀芝的家里,一張床褥是他所有的行李家當。讓牛銀芝記憶深刻的是,那個火熱的夏季,張志強帶領鄉親們一起修路,5.6公里的道路竣工,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終于成為過去的歷史。隨后僅用一周時間,牛莊村5條街又安裝了70盞路燈。張志強又在《牛莊紀事》里這樣寫道:“我想,路燈照亮的是路,點亮的卻是希望。牛莊人今晚的夢應該是充滿光明的。記住這一刻吧,公元2015年6月4日晚8點,牛莊的夜晚不再黑暗。”
張志強
:雖然安燈、修路,這些能增加老百姓的信任,也能改變一下村里的面貌,但是和我們扶貧的這個主題,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一直琢磨呢,就是說弄一個什么東西,讓老百姓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張志強帶領工作組趁熱打鐵,精心篩選出適合北方平原農業的大棚蘑菇種植項目,但投資數額公布后,鄉親們都愣住了。
一座棚就要投資十幾萬元,村民們不僅拿不出這個錢,而且萬一賠了怎么辦?鄉親們直打退堂鼓,一開始報名的30多戶,最終只剩下了五戶。
其實,張志強是想激發鄉親們自主致富的積極性。私底下,他早已在多方協調資金,當時就得到了廣平縣扶貧辦主任鄭貴章的支持。最終,他們決定,整合入戶扶貧資金,每個棚吸納5戶貧困戶入股,年底按不低于入股資金的10%分紅,貧困戶可以優先在合作社打工。
邯鄲市廣平縣縣委書記 董鳴鏑
:成本是十三萬,其中八萬塊錢,是志強同志通過省人民銀行,申請的扶貧方面的,一個無息貸款,是中長期的,另一個就是五個貧困戶,用扶貧的財政資金入股,每戶是配股五萬塊錢。
2016年11月25日,在牛莊的十個菌菇大棚里,一朵朵新鮮的雙孢菇,像一把把白色的小傘撐在菌床上。一棚雙孢菇一年能產五六茬,一斤凈菇能賣到六七塊,當年怕虧錢不敢干的牛銀芝現在忙得不可開交。
廣平縣牛莊村村民 牛銀芝
:我們這兩個棚賣到快十萬塊錢了,就這兩個月一半就賣成這個樣,天天沒停過。
第一批10座大棚很快就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緊接著牛莊村又發展了13座大棚。隨著食用菌種植規模擴大,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也把牛莊村確定為采購基地,最多時一天收購五六噸雙孢菇。但是不管收益有多大,在每一個雙孢菇大棚的門口我們都可以看到幫扶的五位貧困戶的名字。二十多個棚就帶動了一百多名貧困戶。
雙孢菇大棚第一次有了收益后,張志強號召村兩委班子開了一個會。大家在會上細算了一筆賬,每個雙孢菇菌棚銷售10萬元,凈利潤有五萬,現在23個大棚,每個大棚帶動五個貧困戶,這樣下來,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就能從以前的1000多元躍升到8000多元。
那次會議開到很晚很晚,大家都越說越興奮,張志強在牛莊紀事里這樣記錄道:“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半,我們提議結束這次會議。夜色雖深,但天氣晴好,一彎明月掛在天空……從魚貫而出的村兩委干部的身影上,我們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了牛莊的春天”。
牛莊的春天近在咫尺,而駐村的張隊長也快要結束兩年的扶貧工作,準備離開。大隊兩委班子,還有群眾代表,跟張隊長坐了一天,說了一天話,不舍得讓張隊長走。
牛銀芝是最不舍得讓張隊長走的人,和張志強朝夕相處的兩年,也讓她終于摘掉了戴了大半輩子的貧困帽子。她早已把這個住在家里的張隊長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而像牛莊村這樣,廣平縣形成了以產業扶貧的攻堅主線,由龍頭企業帶動推進土地流轉,建立產業基地26家,現代農業園區15個,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持續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邯鄲市廣平縣縣委書記 董鳴鏑
:產業扶貧覆蓋我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達到了95%以上,我們三十五萬畝的耕地,土地流轉是八萬多畝,其中一千畝以上的,規模化流轉我們達到了二十多家,有效可持續地帶動了貧困農村和貧困農民的脫貧增收,都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
半小時觀察:
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既是黨中央的莊嚴承諾,也是所有扶貧干部的奮斗目標。我們只是報道了兩位扶貧干部的扶貧事跡,但我們希望以此為代表,向奔忙在千萬個鄉村里的千千萬萬個基層扶貧干部,表達我們的敬意。新年就要到了,今后的3年,中國還有30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要脫貧,800多個貧困縣要全部摘帽,脫貧攻堅任重道遠,我們感謝一線艱辛付出的扶貧干部,我們更期待著貧困群眾與全國同步小康,實現共同富裕的那一天早日到來,期待著人間的這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