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_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_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_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不卡

老茶如何飄新香?杭州龍塢茶鎮10個村社大變樣

杭州西南,素有千年茶鎮、萬擔茶鄉美譽的龍塢茶鎮,被浸泡在一片連綿的蒼翠和氤氳的茶香里。這里是杭州最大的西湖龍井茶產地保護區,起伏的

杭州西南,素有“千年茶鎮、萬擔茶鄉”美譽的龍塢茶鎮,被浸泡在一片連綿的蒼翠和氤氳的茶香里。

這里是杭州最大的“西湖龍井茶產地保護區”,起伏的茶山,孕育了此地歷史、人文、產業等方面的特色優勢。2015年啟動美麗鄉村、“一村一品”等建設工程后,轄區內10個村社的面貌更是迎來大變樣。2019年,龍塢茶鎮正式掛牌AAAA級景區,榮獲浙江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浙江省100個“最美田園”等稱號。這里也成為西湖龍井開茶節、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華茶奧會等各類茶事活動的集聚地。

今年年初,杭州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公布全市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帶、共富聯合體名單。位于西湖區轉塘街道龍塢茶鎮內的長埭—上城埭—桐塢共富帶名列其中。

“老茶”如何飄“新香”?轉塘街道長埭—上城埭—桐塢共富帶給出的答案是——“茶葉+”。

上城埭村 茶+旅游 緊跟需求更新迭代

十幾年前,家門口這條村道的完善,讓趙以萌生了做農家樂的想法。

“我們村里環境本來就好,路修好后,游客來得更多了。”借鑒“隔壁”梅家塢的經驗,趙以把自家的房子重新裝修,取名“聽風閣”,成為上城埭村第一批做農家樂的村民。

“剛開始只是小打小鬧,員工也只有3個人,現在是真正當產業在做了,員工增加到了30多人。”趙以用“天天爆滿”形容“聽風閣”每個周末的“盛況”。如今,他的鄰居們也都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從茶農到農家樂老板,村民們賺錢的方式更時尚了,錢包也更鼓了。

“我們還把茶園打造成公園的樣子,游客到這里來,不僅能品嘗到優質正宗的西湖龍井,還能欣賞連綿的有機茶園。”上城埭村黨總支書記告訴記者,過去,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茶葉種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0元。通過“茶餐飲”“茶旅游”“茶養生”等鄉村旅游的發展,人均年收入逐年上升,2021年,人均年收入突破50000元。

目前,上城埭村共有農家樂、精品民宿等70家,全村勞動力有77.3%從事旅游相關工作。

原在電視臺工作的仲大戰,2016年辭職來到了上城埭村。采訪當天,他正騎著電動三輪從“七月留白”往茶園深處送飲料。“七月留白”是他在該村開的第一家民宿,而隔著一片茶園的稍“低洼”地帶,是他新打造的一個露營項目。

露營項目所在的位置,原是村民們養鴨后廢棄的一塊荒地,仲大戰把它重新整裝后,架起帳篷,成了年輕人們度假、拍照的向往之地。

“做旅游項目一方面要沉下心來慢慢做,另一方面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隨時根據需求做更新迭代。”仲大戰說。

像仲大戰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上城埭村,他們帶來新潮的創業思路,與村莊相融,成為上城埭村的新村民。

長埭村 茶+藝術 讓藝術照進生活

如果說上城埭村以熱鬧吸引游客,那么長埭村則以它獨特的靜謐,吸引了眾多藝術創作者來此定居、創業。

白樺崊手作園就隱秘在一片茶山的包圍下。

園區創始人柳紀科自身是一位雕塑學者。這片原是廢舊廠房的地塊,經他設計重塑后,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設計首先要以實用為第一目標,然后再是美感。”正如柳紀科所說,入駐白樺崊園區的手作類型,基本上都是居民的日常所需品。如飲食瓷器、木器、服飾等。

六入柴燒的阿良是最早一批入駐的藝術家。從事陶藝創作的他喜歡用柴燒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作品,選擇白樺崊,也是因為這里有一座公共的柴窯。現在,他的每次開窯都成了園區的一件大事,大家紛紛想來添一把柴火。

“園區經常會舉辦一些藝術展、雅集等活動,由藝術家們組成的藝委會,還會定期對村民的孩子免費提供藝術輔導。”柳紀科介紹,通過集聚輻射的效應,白樺崊致力于將藝術創作的理念推廣至千家萬戶。

村民李彩玉是其中一位受益者。66歲的她在白樺崊手作園做保潔工作,每到休息時間,她就會找個安靜的角落搗鼓自己的手工作品。丟棄的包裝袋、包裝紙、泥巴在她手里變成了嬌艷的馬蹄蓮、俏麗的蠟梅、高潔的百合以及各種活生生的小動物。

“我還經常向園區的藝術家們請教,好讓做出來的東西更好看,藝術家們都很樂意教我。”李彩玉說。

“我們村靠中國美院等藝術高校,有著非常好的藝術資源,于是我們通過茶產業與藝術產業的融合,推出茶葉衍生品,并重點打造‘茶園市集項目’。”長埭村黨總支書記介紹,長埭村已成功打造以白樺崊手作園為首,囊括40多個品牌的“環村藝術鏈”,吸引眾多藝術家入駐,不僅帶動村民茶葉、租房收入增長,更帶動了村莊藝術氛圍的打造,越來越多的村民愛上了藝術。

桐塢村 茶+文化 茶界“小上海”重振“金葉子”

在桐塢村的入村口,有一條長約1000米的茶商街。

桐塢村黨委書記從小在村里長大,從她記事起,長輩們就經常跟她述說這條街的故事。

“桐塢村是‘萬擔茶鄉’的茶商發源地,有著眾多老字號茶行,早在明清時期,這個地帶就因茶繁華,分布著很多驛站、酒店,被外界稱為‘小上海’。”金櫻娜介紹,經過一代代茶人的傳承創新,現在村中已有大小不一的茶行商鋪上百家,部分茶企將產業做到了海外,為桐塢茶產業、茶文化的源遠流長奠定了基礎。

而隨著年來村莊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在外創業的“茶幾代”陸續返鄉,于是,通過挖掘歷史文化記憶,傳統和創新結合的特色茶商一條街被打造起來,昔日“小上海”的生機被重新激活。

60歲的婁素華是家中的“茶四代”,早年在全國各地經營茶生意。兩年前回鄉后在茶商一條街設立了門店。她負責門店生意,“茶五代”的兒子則負責跑客戶。

“山上就是茶園,客戶來了我們可以帶他們去茶園體驗,還有現場采摘、炒制的過程他們都可以看到。”婁素華說,回鄉創業一方面是落葉歸根,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還能將客戶資源引進到本村。

在茶商一條街,“傳、幫、帶”的故事一直在延續。西湖龍井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西湖龍井茶炒茶王樊生華的工作室也在這里。在他門前,經常有“80后”“90后”愛茶者前來拜師學藝,有的甚至從外省慕名而來。這里也是中小學生暑期活動的常駐地。

“80后”茶人黃丹麗就出自樊生華門下。作為土生土長的桐塢村人,黃丹麗從小受父輩的茶文化熏陶。10年前,她辭掉外企的高薪工作,返鄉繼承茶業,希望將小小的茶葉發揚光大。她與浙江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不斷產出更高質量的茶葉,并在茶葉淡季時研制出新型茶調飲。如今,她已成為多個高校的客座教授,傳播茶知識、弘揚茶文化。

“在加強與村內各茶企、茶文化工作室的合作后,傳統的茶文化、茶技藝得到了有效傳播,群眾也更深刻明白了只有把茶的質量提升,我們的綠葉子才能變成金葉子。”婁素華說,“茶街臺的打造激活了本土的文化和人才力量,也隨之吸引了外界社會力量的關注。特別是2021年桐塢被列入未來鄉村首批示范創建單位后,不少大品牌過來與我們合作,通過優質資源互補,為鄉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健康的幸福生活。”

共富啟示 因地制宜做好“茶+”文章

上城埭村、長埭村、桐塢村這3個村均為西湖龍井茶原產地保護區,均為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其中上城埭村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桐塢村和長埭村被確定為浙江省“未來鄉村”試點村。

“茶”是這三個村的共,也是村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新時代、新經濟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強茶產業鏈,上城埭村、長埭村、桐塢村通過內外兼修,因地制宜做好“茶+”文章。

三個村都在做的工作,是村莊提升、引人、引產業。比如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茶葉品質與品牌影響力,穩定增加茶農生產經營收入;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村一品”等。

突出各村個的是在品牌打造上。利用自身不同的優勢資源,上城埭村推出的是“茶+旅游”的發展模式,通過創建良好的鄉村人居環境,打造“慢生活、深呼吸”的茶鄉小村品牌。而長埭村做的是“茶+藝術”,桐塢村則主打“茶+文化”。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做好資源的統籌與深度融合,把共富帶的建設經驗和效益輻射到其他村社,提檔升級形成百姓美好生活的共同體、精神文明的共同體。”轉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介紹,串珠成線后就是連線成片,基于共富帶,龍塢茶鎮內10個以茶葉生產為主業的村社,正在以“產業興旺促共富、生態宜居促共富、鄉風文明促共富”為目標,聯合打造轉塘街道龍塢茶鎮共富聯合體。

責任編輯: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