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扶上馬送一程”
近年來,重慶著眼于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讓愿意下鄉創業的人有熱情、有舞臺、有奔頭。截至去年,全市有農村實用人才50萬余人,高素質農民28
近年來,重慶著眼于“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讓愿意下鄉創業的人有熱情、有舞臺、有奔頭。截至去年,全市有農村實用人才50萬余人,高素質農民28萬余人,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1萬人、認定2000人。今年,重慶將培育400名鄉村振興“領頭雁”、實施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300人、認定農村致富帶頭人2000人、培育高素質農民2萬人,為鄉村全面振興組建“生力軍”。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需要不拘一格,也需要“扶上馬送一程”,讓“領頭雁”的翅膀硬朗起來,在鄉村振興中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能持久,帶動一批人富起來,或成為鄉鎮種、養、加工產業的“生力軍”。
近年來,返鄉、入鄉就業創業已成為一種趨勢。許多在外打拼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退役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和科技人員入鄉建功立業,大批“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能工巧匠樂于在農村投資興業,他們都是農村“領頭雁”的重點培育對象。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除了關鍵技術性行業或崗位,需要采取重金聘請的方式“花錢買魚”,更多的還是要“筑池養魚”。比如說,讓本地能工巧匠一對一帶徒弟,或把他們送到相關院校,進行短期培訓教育,從而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領先、領航作用。
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要強化政策扶持服務,讓“雁高飛”。“領頭雁”面臨的“風阻”最大,責任也最大。培育合格的“領頭雁”,就要少打擾多呵護,少干涉多幫助,少發令多排憂,讓“領頭雁”獲得真正所需的支持。如設置公開透明、相對穩定的重獎“領頭雁”政策機制,幫助“領頭雁”飛得更穩、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進而吸引和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鄉村振興事業,壯大農村創業帶頭人隊伍。
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要以情留人,讓更多“雁歸來”。如今的農村,已經逐步走出傳統農業的模式,不乏智慧農業等新興業態。要把培育“領頭雁”的過程,視為自我學習、提升的過程,努力提升服務農村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的水平。在與“領頭雁”交往時,要注入情感,加強溝通,多給幫扶,努力吸引和培養志在農村創新創業的人才,讓更多“領頭雁”帶領“雁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