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市州頭條丨“衡陽制造”閃耀中外-環球觀點
創造420余項全球領先、中國第一的成果,衡陽連續兩年上榜全國先進制造
創造420余項全球領先、中國第一的成果,衡陽連續兩年上榜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
(資料圖片)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曦 成俊峰
日前,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果勒3C井鉆至9396米,刷新亞洲最深水平井紀錄。這口油井的大口徑表層套管由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提供,下井使用的全井氣密封扣油管也是采用的衡鋼HSM-2油管。
鋼管生產及深加工產業是衡陽市十大優勢產業之一。陽冬華 攝
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衡陽制造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三峽工程、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入海、天問探“火”、深海鉆探……一件件大國重器,一樁樁大國工程,都有“衡陽制造”的身影。
衡陽市堅持制造業立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2022年,衡陽連續上榜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并實現排名大幅躍升。
創造420余項全球領先、中國第一的成果
5月27日,記者在恒飛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煤礦用移動屏蔽橡套軟電纜、中壓港機用橡皮絕緣扁電纜、環保型軌道交通車輛電纜等各種特種電纜,琳瑯滿目。
特種特軟電線電纜被稱為大國重器的“血管神經”。“20世紀80年代起,恒飛電纜就服務于‘長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等國家重大項目,近年來又先后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的發射中作出杰出貢獻。”恒飛電纜技術總監王曉榮自豪地介紹。
恒飛電纜的成長歷史,是衡陽制造服務大國重器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衡陽制造憑借其品類豐富、品質優良,創造了“上天下海”的無數個傳奇——
星鑫航天新材料研發的耐高溫復合材料,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提供防熱配套;
特變電工衡變公司自主研制的首臺國內最大容量10兆瓦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打破外資企業在大功率海上風機市場的壟斷;
特變電工衡變公司工人正在進行設備調試。
南華大學研制啟用我國首臺最大功率達100千瓦的工業光纖激光器,這是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業激光器,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
金杯電工研發生產的電纜,服務我國三分之一的高鐵項目,我國第一條高鐵武廣客運專線、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均使用金杯電纜……
新中國成立以來,“衡陽制造”先后創造了420余項全球領先、中國第一。
著力創新,蓄足“衡陽制造”底氣
5月20日,衡鋼340廠集控中心,幾名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各種軋管工藝進度盡在“掌”握。
“我們投資近千萬元對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如,熱軋操控崗位原來6個人,改造后只需4人,生產效率還比以前提高了15%。”衡鋼340廠廠長李洪中告訴記者。
與自己賽跑,不斷突破自我,就是衡鋼穩占行業領先地位的秘訣。衡鋼在鋼管領域創造了19項關鍵核心技術、21項世界和中國紀錄。
同樣不斷創新與突破的,還有特變電工衡變公司。面對一項項技術關卡,衡變公司堅持育人才、攻難關,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各類科技獎勵77項,產品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38項世界第一、104項全國第一。
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
創新需要土壤。衡陽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主戰場,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鼓勵企業深度參與國省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同時,衡陽堅持以實施“人才雁陣”行動計劃為抓手,統籌推進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為企業創新發展儲備人才、蓄足后勁。
2022年,衡陽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由2020年的1638.5億元增至2143億元,年均增長12.1%。
優化產業生態,進一步擦亮“衡陽制造”名片
制造業是衡陽的立市之本。如何進一步擦亮“衡陽制造”名片?近年來,該市聚焦十大產業和14條產業鏈,通過“龍頭帶龍身”“龍身找龍頭”等模式,推動“衡陽制造”二次騰飛。
衡陽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衡陽將以鏈群建設為抓手,以企業培育為重點,以數智賦能為引領,以援企紓困為突破,全面提升產業實力,優化產業生態。
特變電工衡變公司裝配車間,工人們在進行裝配作業。 曹正平 攝
在降成本上出實招、見真章。研判分析生產性物流、水、電成本,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為未來招商引資和實體經濟發展夯實基礎。在用電、用氣、用水上,打捆簽約、簽訂長協合同,進一步為大中企業降低成本。在用工成本上,發揮衡陽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大的優勢,使技能人才的培養優勢轉化為用工優勢。
建立健全市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白名單”等制度,完善企業賦“碼”平臺功能,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常態化收集解決問題、宣傳落實政策,用心用情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不斷激發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
(原載于6月8日湖南日報9版)“衡陽制造”閃耀中外-----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責編:王姚冰 尋梓葳(實習生)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