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6年無法正常排便,竟然是因為腸子“太長”了
女子6年無法正常排便,竟然是因為腸子“太長”了---女子長達6年無法正常排便,只能靠瀉藥輔助解決,檢查發
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胡夢 黎婉婷
(資料圖片)
女子長達6年無法正常排便,只能靠瀉藥輔助解決,檢查發現病因竟是自己“超長”的乙狀結腸。最終,經過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專家團隊的手術治療,終于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這六年來,徐女士(化姓)總是排便困難、腹脹絞痛,長期只能靠服用瀉藥來緩解。近兩年,徐女士的癥狀逐漸加重,嚴重時長達十余天不能排泄,為此她只能減少進食,但腹脹、腹痛越發頻繁。四處就醫檢查,醫生發現她的乙狀結腸的長度達90厘米,是正常人的2倍多,最終確診為較為罕見的疾病——乙狀結腸冗長癥繼發巨結腸病。
虛線處就是徐女士冗長的乙狀結腸
由于乙狀結腸過長,結腸擴張變粗,蠕動緩慢,食物消化后的殘渣在結腸里遲遲排不出去,水分被反復吸收,引起大便干結,糞便堵塞在腸腔引發腸道梗阻。多家醫院都建議手術治療,由于擔心手術后腹部留有長長的疤痕,許女士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近日,徐女士又因排便困難、腹脹腹痛來到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就診。該科主任閆瑞承介紹,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將多余的腸管切除,然后將兩端腸管吻合,減少結腸長度,起到加快腸道蠕動,減少水分吸收,促進糞便順利排出的作用。
正常的乙狀結腸和冗長的乙狀結腸對比
結合徐女士的檢查結果,閆瑞承帶領團隊討論,同時考慮到減少術后疤痕,最終建議進行腹腔鏡下乙狀結腸切除NOSES手術。在麻醉科的配合下,閆瑞承團隊進行了手術切除,腹壁僅留數毫米的手術切口。術后徐女士腸管吻合處沒有感染,術后第4天開始進食,目前排便順利,腸道功能正在逐步恢復中。
閆瑞承指出,便秘不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消化道癥狀,還是一種疾病。大便干燥、排便次數減少、排出困難、排便費力、排便阻塞感等都是便秘。目前我國慢性便秘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高達22%。治療便秘需要個體化綜合治療,分級治療,對于嚴格的非手術治療后效果不理想,經特殊檢查顯示有明顯解剖異常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圖片由湖北省中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