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也要警惕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可達80%
高血壓是我國成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兒童肥胖發病率的增加,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兒童期的高
高血壓是我國成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兒童肥胖發病率的增加,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兒童期的高血壓可延續至成人期,而高血壓的長期持續會給兒童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帶來嚴重損傷。30%—40%的高血壓患兒在初次就診時,即已存在高血壓亞臨床靶器官損害。因此,兒童高血壓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兒童高血壓有何表現?
兒童高血壓分為繼發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其中,兒童繼發性高血壓最為多見,可達80%,多見于嬰幼兒;兒童原發性高血壓與遺傳、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肥胖等綜合因素有關,多見于青少年。
兒童高血壓的癥狀往往不典型,缺乏特異性表現。由于嬰幼兒不會表達,當其血壓驟然升高時常表現為煩躁不安、夜間尖聲哭鬧等,有些則僅僅表現為喂養困難、生長發育緩慢,易被誤診為消化不良等其他疾病。年長兒原發性高血壓多見,血壓升高不顯著,通常也沒有明顯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易被忽視。
當血壓明顯升高時,孩子通常會出現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等癥狀。血壓急劇升高時,還可出現急性左心衰、高血壓腦病、急性腎衰竭等危象,表現為頭痛頭暈加劇、心慌氣急、視力模糊、驚厥、失語、偏癱等,出現以上癥狀需及時就診。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每年體檢都要進行血壓檢測,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兒童高血壓如何確診?
兒童處于體格快速生長發育期,血壓受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因素影響,國際上目前多采用百分位法界定兒童血壓標準。家庭監測血壓可根據簡易公式粗略判斷,3—17歲男孩的收縮壓(毫米汞柱)=年齡×2+100,女孩的收縮壓(毫米汞柱)=年齡×1.5+100,男女孩舒張壓(毫米汞柱)均為65+年齡。學齡兒童的血壓通常不應超過120/80毫米汞柱。
血壓測量的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測量血壓時間、環境溫度、血壓計袖帶長度和寬度、體力活動、情緒等。一次偶爾測出血壓值偏高,也不必過于緊張,可安靜休息后重測,并定期規范多次測量。當非同日測量血壓3次或3次以上,血壓均高于正常時,方可考慮高血壓的可能,不能單憑一兩次測量就草率做出結論。
是否需要終生服藥?
兒童高血壓需進行規范檢查和治療,治療過程中一些兒童免不了要服用降壓藥物。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正值生長發育期,長期服藥會不會影響身體發育?
其實,目前兒科選用的降壓藥物是安全有效的,遵醫囑服用不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另外,血壓長期過高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家長更應該關心如何預防兒童高血壓,讓孩子遠離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兒童高血壓的治療不同于成人。兒童繼發性高血壓首選藥物治療。而對于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如孩子的血壓尚處于1級水平且無任何靶器官損害的情況下,首選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以及讓兒童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若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持續半年無效,再選擇藥物治療。
對于兒童原發性高血壓來說,如果在兒童期規范合理治療,很多兒童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逐漸停藥。這和成人需終生服藥是不同的。
有預防的辦法嗎?
目前的研究認為,原發性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病,即是基因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沒有明確的遺傳方式,但表現為家族發病的集簇性,與不良飲食、行為習慣都有關系。其中,肥胖是關聯性最高的危險因素;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父母高血壓史、低出生體重、早產、鹽攝入過多、睡眠不足及體力活動缺乏等。
因此,兒童原發性高血壓的預防重在以家庭為單位“管住嘴、邁開腿”。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控制肥胖、均衡飲食、適當運動,讓高血壓遠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