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辦31件重要民生實事 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5萬套
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昨天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安排情況的報告》并作出決議,根據報
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昨天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安排情況的報告》并作出決議,根據報告,今年本市擬安排7個方面、31件實事項目。其中包括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分配公租房1.5萬套以上,實施100項交通疏堵工程,實現6號線西延和8號線三期、四期試運營等。
北京市副市長王紅代表市政府作報告。她表示,自2015年以來,市人大連續4年將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的安排列入市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的重大事項。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起草編制工作自2017年9月正式啟動,已完成擬辦實事的線索征集、項目篩選、意見征求、網絡投票、溝通確認等程序。根據各方面意見,共形成7個方面、31件實事項目。
王紅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實事項目的起草編制工作體現了“三個突出”特點。突出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前期通過召開新聞通氣會,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向廣大市民征集項目線索,并將2017年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作為重要來源,累計征集3200余條,同比增長了45.5%。31件實事項目中,有17件來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吸納率達55%。此外,邀請市民通過網絡對實事項目進行投票,平均贊成率達95.85%,同比提升1.33個百分點。
今年的編制工作還體現了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從項目內容上看,聚焦“七有”,即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相關項目占比近二分之一。從涉及區域上看,力求在城鄉分布上更加均衡,31件實事項目中,有14件直接涉及到農村地區。從可持續方面看,保障性住房、養老驛站、便民服務網點等延續性項目占比在三分之一以上。
編制工作還突出質量優先、當年見效,同步編制專項督察臺賬,確保項目編制與督察落實無縫銜接。據悉,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將納入市政府專項督察,進一步加大督辦落實力度。同時,將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檢查實事項目落實情況。
31件重要民生實事
1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方面
共9件
■新建、改擴建一批幼兒園;
■在城鄉社區繼續建設150個養老服務驛站;
■開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萬場;
■扶持不少于150家實體書店;
■創建60個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體育特色鄉鎮;
■持續推進“北京通”建設;
■豐富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內容;
■組織名中醫每周到全市3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開展健康知識進社區、進鄉村、進單位活動。
2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
共3件
■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分配公租房1.5萬套以上,完成2.36萬戶棚戶區改造;
■繼續穩步推進為老樓加裝電梯工作;
■更新改造100個老舊小區的供熱管網。
3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方面
共7件
■完成580座公共廁所改造升級;
■加快推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實現覆蓋90%以上的城市社區;
■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網點1400個;
■建設200個“社區之家”示范點;
■充分利用地下人防空間,提供1萬個停車位、500處公益便民和社會服務場地;
■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食堂達到“陽光餐飲”標準;
■同20家外埠主要供京農產業企業進一步完善產銷銜接機制,使首都市民“菜籃子”更安全、更放心。
4方便市民出行方面
共3件
■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實現6號線西延和8號線三期、四期試運營;
■完成10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和900公里自行車道治理;
■實施100項交通疏堵工程,完成100處路口、路段交通組織優化,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0條以上。
5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
共5件
■啟動實施1000個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
■開展615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
■新增10處城市休閑公園和100公里健康綠道;
■新建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
■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22條。
6消除安全隱患方面
共2件
■對全市不少于100萬市民群眾普及消防知識,為20萬個老年人家庭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報警裝置;
■對3000臺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進行掛賬督辦。
7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方面
共2件
■為2200戶生活困難家庭提供助殘、助老、助教等幫扶服務,繼續提高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標準;
■安置本市1萬名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建立100個殘疾人幫扶就業基地,為5000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提供社區和居家康復試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