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利率上行 房企資金趨緊
2月3日,萬科發布了今年首個月的銷售成績單,當月銷售金額為680億元,繼續維持較高的增速。不過,在行業龍頭公司銷售額不斷攀升的背后,地
2月3日,萬科發布了今年首個月的銷售成績單,當月銷售金額為680億元,繼續維持較高的增速。不過,在行業龍頭公司銷售額不斷攀升的背后,地產行業資金成本提升、房貸利率不斷攀升以及銷售降溫等尷尬不斷暴露。有統計顯示,1月份15家大房企銷售額接近4000億元,環比下降10%以上。有機構人士預計,經過去杠桿等因素,部分融資渠道不暢的地產公司未來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投資方面:A股市場上,投資者追風地產股也需要理性,要以業績為核心。
銀行理財近期收益率持續小幅上升,理財分析師建議,未來一周是購買銀行理財的好時機。
美元指數,中期來看,“歐強美弱”情況還會持續,仍將保持走弱的態勢。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忠安
有統計顯示,今年首個月雖然15家大型開發商銷售額接近4000億元,但環比已明顯下降。這也使得行業洗牌苗頭出現,大房企并購頻繁。
大房企紛紛上演并購大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比發現,去年1月份萬科實現的銷售面積為352.9萬平方米,銷售金額481.2億元。這也意味著,今年首個月,作為行業龍頭,萬科的銷售面同比增長25.81%,銷售金額同比增加41.27%。同時,今年1月份,萬科新增加14塊土地儲備,合計101.7萬平方米。如果按照權益計算,萬科需要支付的土地出讓金為70.54億元。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報告,1月份單月銷售破百億的房企有19家,不同梯隊房企均實現較高增長。其中碧桂園、萬科、恒大銷售額均突破600億元。萬科、保利、綠地等15家龍頭房企當月合計銷售3727億元,同比增長49.4%。實現銷售面積30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1%。但環比雙雙回落,跌幅分別達到13.7%和1.8%。中信證券地產行業分析師程聰表示,從數據對比看,盡管大民企銷售增速仍然快于大國企,但國企的劣勢明顯縮小。
“雖然幾家大的開發商銷售業績表現良好,但市場整體依然在下行通道中。”廣州有開發商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過去三年,房地產行業格局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市場資金快速向大開發商集中,“類似于過去家電等行業的洗牌,最終市場就剩下幾家大型巨頭。”
實際上,洗牌趨勢之下的大房企并購也紛紛上演。今年1月23日綠地以18.55億收購宋隆小鎮70%股權,項目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是綠地在珠三角繼佛山高明千畝文旅小鎮項目后的第二個文旅項目。另外,碧桂園4.03億元獲取銀億50%股權。招商蛇口8.72億元收購東風汽車房地產80%的股權,獲得位于武漢和十堰9個項目。旭輝集團收購青島銀盛泰50%股本權益。禹州地產38億元吞下沿海家園,涉及旗下恒華集團100%股權,建筑面積548萬平方米。
部分房企有資金鏈斷裂風險
今年1月31日,地產圈曝光稱,曾經為碧桂園管理層帶來巨額財富的項目跟投制度,如今卻需要依靠總裁莫斌督促來執行,凡逾期跟投的區域總裁,暫停發工資和所有獎金,其他逾期跟投個人,則將被暫停發放所有獎金;逾期一周的,需要離開現工作崗位。有分析認為,去年銷售冠軍的碧桂園都如此,其他中小房企項目資金供給不容樂觀,甚至部分房企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現在銀行信貸總體還可以,但也不是很好貸。”一位全國性開發商區域銷售總監直言。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碧桂園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并且在2017年銷售額達到5508億元,登頂全國地產商銷售冠軍。而作為銷售冠軍的碧桂園,這種看似福利的項目還要總裁簽發“要么跟投,要么走人”的文件,讓很多業界人士驚訝。“這也從側面說明,目前行業資金面并不那么寬松。”一位房地產中介人士稱。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末,M2余額167.68萬億元,同比增長8.2%。與此同時,新增信貸也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水平。2017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844億元,創下全年最低水平,環比下降48%。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3100億元,加杠桿速度逐步放緩。因此,從整體環境看,資金供給收縮對行業的影響并未改變。莫尼塔機構最新的調研也顯示,由于信貸額度緊張,今年1月新增信貸可能遠遠不及歷史同期。甚至有銀行透露,長三角地區信貸額度較去年同期縮減大致一半,珠三角地區授信規模一直在持續縮減。
市場成交量也持續走低。克爾瑞研究中心表示,全國1月份房地產整體成交放緩。該機構監測的29個重點城市成交量為222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5%。
中信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程聰指出,隨著金融嚴監管的趨勢不斷強化,未來資金成本可能呈現差異化上升的格局,其中,中小地產企業可能面臨融資渠道不斷收緊,對個別非上市,融資渠道匱乏的企業而言,這可能意味著企業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即使部分大房企暫時來看資金鏈仍然不成問題,但企業利潤可能會被未來資金成本所侵蝕。
在A股市場上,地產股經歷的跨年大漲之后,出現連續下跌,上周地產指數下跌了5.44%。而對未來地產股,有機構認為,從估值來看,龍頭房地產公司還是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但行業分化依然明顯,整體依然需要理性看待。